Harvard:「齊寶錚」,台北人享受捷運之時,有幾人叫的出來這三個字?即使晚期捷運同仁,也可能不知道?因為網路介紹的少,有的話也太複雜,不符合E化的規格,因此讓對捷運最有貢獻的「捷運之父」,悄悄的沉寂也很可惜。借用網路篇章摘錄立個小傳,借以懷念齊寶錚-臺灣捷運之父。未寫部分後續再加入!有借用涉及到版權請告知。(2012.06.25)

 

摘錄自:齊寶錚先生與臺北捷運文物(譚穎霞)

 

捷運技術半年刊 第37 96 8

 

http://www2.dorts.gov.tw/tech/techjour/tcj37/C2.pdf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第一任局長齊寶錚先生於民國93 3 31 日與世長辭。齊前局長生於民國15 年,河北省高陽縣人,於民國37 年畢業於上海大同大學土木工程系,繼而來臺進入工程界服務,民國48 年進入榮工處,民國649 月獲推薦赴美國哈佛大學高級企業管理班研究。

 

齊前局長在接掌臺北捷運局之前,服務工程界已長達40 年之久,不論是在工程專業技能、領導管理方面,都受到各方相當的肯定。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第一任局長齊寶錚先生於民國93 3 31 日與世長辭,除了留給臺北捷運同仁無限的追思與懷念外,亦遺留了非常豐富的有關臺北捷運的歷史事蹟與文物。

 

齊前局長一生熱愛工程,由其投入公共工程建設資歷的完整可見一斑。齊前局長生前提到捷運時常說:「捷運永遠是我有生之年的最愛。」

 

自民國73 9 月起,我國致力於「十四項重要建設計畫」,其中最重要的當屬「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初期計畫」。為加速建設的腳步,於民國75 6 27 日成立「臺北市政府捷運系統工程局籌備處」,同年7 4 日行政院以臺75 14014 號函准予備查(圖1),成為我國第一個捷運工程機構,開啟了國內交通史上邁向另一境界的新頁。齊前局長當時由榮民工程處調任籌備處處長,肩負

推動臺北都會區捷運系統興建的重任;繼而於民國76 2 21 日接獲行政院核准臺北捷運局成立之公文,2 23 日籌備處改制為「臺北市政府捷運系統工程局」(圖2),讓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建設工作之展開更向前邁進一步。

 

參考

1.聯合報,14 版,民國81 5 24 日。

2.自由時報,6版,民國81529日。

3.吳夢桂,「我在台北捷運」,民國87年。

4.張志榮,「都市捷運:規劃與設計(下)」,三民書局,民國888月。

 

摘錄自:工程界之奇蹟─折損率最高之捷運局長()

黃水泉 技師

http://www.twce.org.tw/info/%E6%8A%80%E5%B8%AB%E5%A0%B1/425-3-1.htm

http://msuvictor.pixnet.net/blog/post/26665056-%E5%B7%A5%E7%A8%8B%E7%95%8C%E4%B9%8B%E5%A5%87%E8%B9%9F%E2%94%80%E6%8A%98%E6%90%8D%E7%8E%87%E6%9C%80%E9%AB%98%E4%B9%8B%E6%8D%B7%E9%81%8B%E5%B1%80%E9%95%B7

 

T1齊寶錚局長:原任榮工處台中港工程處處長,之前曾率領該處工程人員先後完成國家重大建設,係工程界之導師。民國76年台北捷運局成立,為借重其工程長才,高調至台北市政府擔任捷運局長。

 

當時發展捷運成為最重要經濟建設和外文採購投資指標,集中央和地方4,444億元的龐大預算經費,投資創造出台灣和台北的光榮;但也參雜慘痛的羞辱經驗。

 

據了解,除交通部原規畫高運量路網之外,另外加上中運量木柵線的興建與軍購有極大關聯,包括拉法葉、幻象以及中華衛星二號等開標並決定由法商馬特拉興建,均為最高層的考量。乃至捷運淡水線的電聯車採購也是為緩和美國301條款報復下,最後開美國標並由日系KAWASAKI得標。

 

當時台北捷運局定位不明,問題繁雜,主要因為賦予高度的政治外交任務,因其主管機關是交通部,T1不僅要跑立法院爭取特別預算,又因隸屬於台北市政府,必須接受市議會之監督,同時因捷運路網跨台北縣轄區,尚須協調台北縣政府,必要時還要面對民眾開說明會,T1似八爪魚,應付來自四面八方的需求和壓力,弄得精疲力盡。

 

台北捷運局成立初期,在T1的強勢領導下,因社會高度期望,是當時博士人才最多和預算最多的「優越」機構,也是捷運局最風光的時期,卻因當時T1為爭取捷運局隸屬中央,與台北市政府間定位權責劃分不清爭議不斷,與黃大洲市長溝通不良被迫下台,由當時之副局長升任局長。

  

T1工程經驗豐富,屬專打野戰出身的榮工處「硬工程」體系,以硬漢姿態指揮捷運工程之執行。起初由於行政院郝院長之極力支持,工程計畫推動相當順利,後因為郝院長離開行政院,失去支撐,在各方面之壓力下,不得不含淚下台。

 

休養期間本應可安享天年,奈因任內執行業務所引起之官司仍然繼續纏繞,無法了解,敵不過精神上之煎熬,隨於年初撒手歸天。

 

惟筆者對T1在工程界之貢獻予以肯定,敬請工程師們共同為我們的工程英雄鞠躬,以慰他在天之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rv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