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E-5ㄟㄦ社會科學類統教禮社經財政法軍 (9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Jun 06 Thu 2024 13:02
  • 鹼粽

鹼粽
H:粽子有時自買,有峙別人送。親戚手巧,端節已親做好粽子送幾個粳粽,前已送肉粽,非常感謝!以前過節家中會做,現一代直接市場買,不同風情。端午節快到了,順便認識粽子。20240606W4

網路資料
吃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有甜有鹹,還有南部粽、北部粽、湖州粽等等。如果你喜歡吃甜粽,肯定不會錯過冰涼 Q 彈、沾著糖吃的「鹼粽」!

維基百科
鹼粽
鹼粽,臺灣稱焿粽(臺灣閩南語:Kinn-tsàng、臺灣客家語:giˊ zung),香港又稱鹼水粽,俗作粳粽,是一種米粒稍呈粘糊狀,口感近似粿的粽子。一般不包餡,本身沒有味道,多沾白糖食用;亦有包紅豆泥作餡者。常見於亞洲,在香港、澳門、廣東沿海、福建、台灣、泰國、印尼等地都是端午節常見的傳統食物,日本也看得到。
印尼的鹼粽包有紅豆的鹼粽

古時候的鹼粽,是添加硼砂來獲致粘糊效果,並避免粘住粽葉。但因硼砂對人體有害,所以現今多以鹼粽油(或稱鹼粽水)、鹼粽粉或三偏磷酸鈉取代。鹼粽油(粉)係以碳酸鈉、碳酸鉀製成,均有鹼性和腐蝕性,如不小心直接食用,對人體會造成傷害[1]。以稻草梗燒成灰,溶於水中,等待沈澱,便可以得到天然生物鹼的鹼水。另外「粳粽」的粳,其實就是鹼這個字的閩南語或客語發音的文字化。

各種鹼粽

鹼粽在各種粽子中,屬於最具特別風味的粽子,各地皆有不同風味。閩南鹼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鹼液而成,kinn-tsàng正字寫為「鹼粽」,本字有認為是「鹻粽」。兼具黏、軟、滑的特色,一口咬下,外面是白砂糖的粒粒口感,粘着粽子糯米的軟糯,清香黏實。冰透後加上蜂蜜或糖漿尤為可口。由於使用鹼水。廣西、廣東、福建一帶也稱其為灰水粽。

客家的鹼水糭叫灰水糭,因為傳統的客家灰水糭,製法是先把荔枝柴和龍眼柴燒成灰,然後連上山採摘回來的榕樹葉混合山水一起煲,偶爾還會加上花生苗,煲完再經多重浸泡和十多次的過濾後,待涼就成客家所謂的灰水。由於工序繁複,所以大多會一早就做好,留待端午前才拿出來用,這種灰水雖跟鹼水(亦稱梘水)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味道相對清淡。

馬祖的鹼粽亦不包餡,通常會加花生粒或大紅豆。樣子作成圓錐狀,如同冰淇淋的甜筒造型。[2]

在日本九州南部為主的地區,如鹿兒島縣、宮崎縣、熊本縣南部,也有類似鹼粽的甜點,叫灰汁卷(あくまき)。基本做法與華人的鹼粽大致相同,但不加餡,不加味,形狀扁長,尺寸大。煮熟後,打開切小,加黑糖粉,大豆粉等吃。

參考文獻

傳統米食,多出現於華人社會,同時南美洲也有類似類型食物
粽,又稱粽子、糉,是端午節應節食品之一,傳統以白米為主的食品(另外也有用小米或芋頭、玉米、高粱等穀物磨成粉),並用葉子包裹於其外,裡頭配料有豆沙、綠豆、紅豆、眉豆、黃豆、臘腸、鹹鴨蛋、花生、栗子、玉米、冬菇、蝦米、豬肉之類,並水煮或蒸熟。中國地區粽子相關的文獻最早見於西元三世紀西晉周處的《風土記》,原與祭祀無關。經歷數百年,後人將其起源鑲嵌入各地民間信仰,衍生祭祀龍、伍子胥或關於屈原相關傳說。

Quick Facts 主要成分 ...

Quick Facts 漢語, 標音 ...

南方粽(左)及北方粽(右)紅豆糭

語源

大徐本《說文解字.新附》中,糉字的解釋為「蘆葉裹米也」。而「糉」字右半邊「㚇」是聲符。後世則改變聲符,多寫作「粽」。《本草綱目》載:「古人以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櫚葉之形,故曰糉」。

歷史

粽的歷史悠久,文獻記載最早見於西晉時期的三吳地區(今江蘇一帶),用菇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粽子傳統是仲夏與端午的必備食品,西晉周處《風土記》寫道:「仲夏端午,烹鶩角黍。」《齊民要術》卷九引《風土記》記述粽子「蓋取陰陽尚相褁未分散之時像也」。此時角黍未與其他傳說或祭祀儀禮結合。

數世紀之後,各地民俗故事將在地信仰、節慶與粽子起源結合,衍生出不同民俗故事。例如屈原及伍子胥等儀禮。惟其年代與最早西晉時期關於角黍之記載(西元236年-297年)皆有落差。例如,民間傳說在戰國時代,楚國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後(西元前278年),百姓為了防止魚類破壞屈原的屍體,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讓魚喫米飯而不去咬屈原的遺體。屈原投河自盡時,粽子尚未出現於中國地區。最早將粽子與屈原聯繫之記載為南朝梁人吳鈞之《續齊諧記》(西元469年-520年),此時距離屈原逝世(西元前278年)已有八百至九百年之久,與粽子之記載(西元236年-297年)也有兩百至三百年的差距。關於屈原與粽子相關民俗祭典可見於下列記述,南朝梁人吳鈞在《續齊諧記》(西元469年-520年)中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南梁時五月五日作粽,並在筒粽上蓋楝葉、以五彩絲線纏之。《續齊諧記》傳說光武帝建武年中,長沙人區曲見自稱「三閭大夫」的人謂:「聞君當見祭,甚善。常年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當以楝葉塞其上,以彩絲纏之。此二物,蛟龍所憚。」[1]

除了紀念屈原之外,江蘇等地,粽子被認為跟伍子胥信仰有關[2]。

粽子種類

中國大陸

北方粽

以前北方粽多為長型,口味為甜粽新疆喀什、和田等地盛行的酸奶粽子,系將酸奶和果醬先後澆到白粽上而成

北方以一般用蘆葦葉卷為漏斗狀。因蘆葦細長而窄,常需兩、三片相疊才能綁粽。

餡料則灌入糯米、粘黃米等,亦可加入棗。一般只有甜素餡,多用紅豆沙或小棗做餡,有用粘黃米或其他粘種糧食的封口用細繩或草絲綑紮(北方傳統上用馬蘭草),作成稜錐正四面體形狀,然後用水煮熟,可以熱食也可以冷食,具有葉子的清香味。

到了近代,有些北方的粽子也成為和南方的一樣,成為4個角的粽子。但還是以錐形為主。但是口味還是多為大棗、小棗、金絲棗或者豆沙,以甜味為主,鹹味較少。

北京粽

北京粽子為北方粽的代表品種之一,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習慣用葦葉來綁粽子。目前,北京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也有少數大黃米粽,豆沙粽。

山東粽

山東粽之代表為山東黃米粽子,以糯黃米和紅棗製成;吃時一般沾糖。[3]

陝西粽

陝西最為傳統和流行的粽子是蜂蜜涼粽,是在涼粽子上淋上蜂蜜而成。蜂蜜涼粽與別的粽子不同,形似菱角,既不包餡,也不包粽葉,全用糯米製成,無餡。煮熟後晾涼。吃時先放入碟子中,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漿,再用絲線或竹刀割成小片而食。[4]

南方粽

南方粽多為錐形

南方多以箬葉包粽,也有用蘆葦葉者。粽子形狀接近三角錐,體積較大。餡料有糯米外加肉、赤豆等,有甜鹹葷素各種口味,其中以嘉興肉粽最為出名。南方粽子的主要類型有肉粽,棗粽,栗子粽等。肉粽是用瘦豬肉在醬油中浸泡一段時間後,裹入同樣被醬油浸泡過的大米(也有直接用泡好的純白糯米的)中。近年來,人們在肉粽中加入適量肥豬肉的越來越多,這樣口感更為香美。此外,近年也有蛋黃肉粽,即在粽子中加入煮熟的鹹鴨蛋黃。製作粽子的糯米中常常也會加入水泡過的紅豆、綠豆、黑豆。古荊楚地區傳統的粽子只有白粽子,只包糯米,不包任何餡料。

白粽子

湖北西部重慶東部陝西南部和四川東部某些地方、貴州大部和安徽的安慶傳統上只有用箬葉包糯米的白粽子一個品種。且不同於其他南方地區的鹼水粽,完全不泡鹼水,僅僅包裹生糯米,要吃的時候蒸熟。一般也僅僅只有蘸糖吃或者蘸蜂蜜吃的吃法。近些年來,由於受南北各地文化的影響,各大超市裡面各種甜鹹粽子皆有。不過當地的人們還是更偏愛手工包製的保留粽葉和糯米清香的白粽子。湖北東部、安徽西部、河南的信陽傳統的粽子也是白粽子,但是除了蘸白糖或蜂蜜以外,還可以就著鹹味的五花肉或者鹹蛋黃一起吃。

四川粽

四川粽子之代表為椒鹽豆粽,吃起來因製法與其他粽子不同而外焦里嫩:製作時先將糯米、紅豆泡半日,加入花椒麵、川鹽及臘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再以大火煮三小時,煮熟後放在鐵絲網上用木炭烤黃。[3]

江蘇地區的粽子

江蘇地區蘇北蘇南和南京傳統粽子風格有很大的差異,不過這些地方基本上都用蘆葦葉包粽子,這點和南方其他地方迥異(南方其他地方多用箬葉)。蘇北從徐州至南通的廣大地區傳統上吃和北方一樣的甜粽,南京吃鹹肉粽,蘇南的鎮江、蘇州、無錫、常州乃至上海在傳統上吃加白糖調味的甜肉粽。後來由於嘉興粽子的傳入,上述這些地區都開始吃嘉興式的鹹肉粽了。

嘉興粽

嘉興粽子的形狀為三角錐,有大肉、豆沙、雞肉粽等品種。它的粽子從選料、製作到烹煮都有獨到之處。米要上等白糯米,肉從豬後腿精選,粽子煮熟後,肥肉的油滲入米內,入口鮮美,肥而不膩。許多海內外朋友皆因品嘗過嘉興粽子後,方知浙江嘉興的地名。嘉興粽子以「真真老老」和五芳齋兩款品牌為銷量最高,嘉興擁有數個商業化非常成功粽子品牌,使得嘉興粽子成為中國大陸最知名的粽子。

上海由於和嘉興地理位置接近,所以粽子的口味和外形與嘉興粽子基本一致,但上海粽子為四角粽。[3]

溫州大米粽

溫州鹿城區、甌海區、龍灣區、洞頭區、永嘉縣、泰順縣、文成縣的粽子與嘉興粽幾乎一樣,溫州的龍港市、平陽縣鰲江鎮、蒼南縣一帶常製大米粽,大米粽形狀為三角錐,有大肉、鹹蛋、黑豆等品種。製作流程為,晚稻大米在提前一天的晚上放水浸泡(水要覆蓋米),第二天早上或中午把大米水倒出後備用;肉一般為新鮮三層肉(五花肉),配合豆瓣醬、食鹽、味精、糖等調料醃製2小時左右;鹹蛋只取蛋黃;再配以香菇碎、蔥、五香乾、醬瓜等攪拌後成餡;再拿出準備好的粽葉,配合浸泡過的大米包製成大米粽。大米粽有高壓鍋煮的,也有普通帶蓋的鍋煮的,也有放進蒸籠蒸的(需要多油皮的肉)。味道各有差異,粽子煮熟後打開會有一種大米混著香菇、蛋黃、醃製後的肉味,十分誘人。

湖州粽

湖州粽子為長形,從外到內製作極為考究。外層粽葉,以大量清水一張一張極耗人工刷洗。米飯則選用口感特別綿密軟嫩,並以50年傳承口味醬過的圓糯米包粽,內餡則是用上選的五花肉,剔除不好的肥油再經過醃浸的程序,與生米包裏起來入水煮約二個半小時左右,方可起鍋。餡料有蛋黃粽、滿天星粽、豆沙粽、鮮肉粽等,各具特色。「諸老大」是湖州最著名的粽子品牌,始於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是迄今可考的最悠久粽子品牌,被民國政治家陳立夫稱為「粽子狀元」。湖州粽在臺灣非常有名,但在大陸的名氣被嘉興粽超越。

潮州粽

外形成三角錐體,視竹葉大小而定,由一片或兩片竹葉包裹餡料而成,以一條鹹水草捆紮成形。

餡料包括有無加調味的糯米、加入滷水抄制的糯米、以豬油網包著甜紅豆沙製成的豆沙丸、滷水半肥瘦豬肉、冬菇、蝦米、粟子等。餡料位置經過編排,甜豆沙丸被無調味的淡糯米包圍,所以即使餡料有甜有鹹,但仍然能調和出吸引人的味道,風味獨特。當中使用的滷水加入了南薑、八角、陳皮等。

廣東粽(粵港澳地區)

廣東、港澳地區的作法與中國南方的許多沿海地區大致相若,但以裹蒸粽、鹼水粽(甜食)和鹹肉粽(鹹食)為主,另外紅豆粽和綠豆粽也盛行等。近年來,也有茶樓和部分小販售賣。而每逢端午時節,有些食品公司更以魚翅、鮑魚、金華火腿、臘味、江瑤柱等貴價材料作餡料。另外,因為香港集合了很多不同祖籍的香港人,例如潮州、客家、閩南、上海、海南等地方,因此在香港人會容易接觸看很多不同種類的糉子。近年亦有出現以西米取代糯米製成的水晶糉、中山蘆兜粽、台山粽。

廣西粽

廣西中部地區喜包形態酷似枕頭的大枕頭粽,一個用上半斤至一斤米;[5]如南寧大肉粽,糯米、去皮綠豆、五花肉必不可少,粽里除有大糯米、豬肉外,還可以加上廣式香腸、栗子、香菇、蝦米。桂林以北則喜包形態恰似狗頭的狗頭粽,並於包粽子加點鹼粉,以讓煮熟的粽子產生鹼香味。[5]

貴州粽

貴州粽之代表為草木灰粽。製作時將種香茅類草藥燒成灰,拌入糯米,使粽子含獨特清香,對於消化也有促進和改善。[3]

閩南粽

閩南的粽子分鹹粽、豆粽和肉粽[6]。

肉粽:米使用糯米,製作前先把生糯米浸泡後晾乾,與炒熟過的餡料以粽葉包裹(亦可先將米快炒至三分熟再包),包成有四個角的立體形,用咸草綑紮四角及中腰,每15個紮成一串。待開水煮沸時下鍋燒煮熟。煮好後具有香黏嫩滑,油潤不膩,其特點在於「燒」,也就是非趁熱吃不可。閩南煮粽子一定要水開後才下粽子,故當地又叫燒肉粽,吃時蘸調蒜泥、芥辣、紅辣醬、蘿蔔酸等多樣佐料,是地方傳統名吃。

鹼粽:在糯米中加入鹼液煮熟而成,又稱「鹻粽」(kĩ-tsaŋ)。兼具黏、軟、滑的特色,一口咬下,外面是白砂糖的粒粒口感,粘着粽子糯米的軟糯,清香黏實。粽體是黃色膠黏的樣子,冰透後加上蜂蜜或糖漿尤為可口。由於使用灰色的鹼水製作也稱其為灰水粽。

豆粽:盛行於泉州一帶,用九月豆混合少許鹽,配上糯米裹成。豆香撲鼻,也有人蘸白糖來吃。

廈門粽

閩南肉粽一種,廈門粽會將米事先快炒至三分熟,以粽葉折成尖底三角形漏斗狀,包入鹵好熟的餡料,包成三角錐型,用繩子捆緊,放入鍋中煮。在當地吃的時候常會加調味料(醬油膏、大蒜、辣醬等),配著湯一起吃

泉州粽

閩南肉粽一種,泉州的肉粽則是三角粽子,配料多樣,色澤紅黃閃亮,清末民國期間,市區有個「肉粽銀」,肉粽最為出名,還有市區浮橋頭觀音亭的許牛制的肉粽,顧客滿座。糯米用滷汁快炒3-5分熟再入包餡料,傳統的手法是拿骨頭湯去煮粽子。

福州粽

福州粽與閩南肉粽不同,也與一般的三角粽有些許差別,在形狀上像三個角的圓錐體。而福州粽主要可以分為兩類,即醎粽和甜粽。醎粽主要是將糯米、瘦肉、香菇、花生等配而成;甜粽則是包裹糯米、花生或金豆,吃的時候都沾上白糖。此外,福州粽在製作時一般都會加入食用鹼水,不只能使粽子看起來晶瑩剔透,還能增加口感,達到黏而不膩。

海南粽

海南粽子與一般的粽子在外形上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以四椎形(類似枕頭形狀)為主。在製作上,海南粽採用的是茄柊葉,與一般的粽葉不同。由於海南粽製作複雜,加上茄柊葉需求量少,因此現在海南粽也多用粽葉代替。材料方面,海南粽主要以豬肉、香菇、蝦米、鹹蛋等不同配料搭配,有時甚至加上蚝干或小鮑魚等海產,在口味上偏鹹。

台灣、澎湖、金門、馬祖

臺灣深坑蒸籠內的粽子台灣粽(在橫浜中華街)

臺灣的漢粽作法在臺灣漢族不同地區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常被台灣漢粽分稱為南部粽、中部粽、北部粽(事實上中部粽與北部粽因作法相似而難以區分),也和澎湖粽、金門粽、馬祖粽之間有所差異。

北部粽用蒸為主,南部粽用煮為主,因此粽子在台灣有「南煮北蒸」的常見說法。不論南北,都有加入瘦肉、蛋黃,還有花生,甚至魷魚等海味。1949年後,大量軍民隨國民黨政府遷台,其中以江南移民居多,所以隨之傳入的外省粽以江浙粽類為多。台北南門市場與各地傳統市場可以發現有店家製作形狀相對於其他粽子較長的湖州粽(又稱「上海粽」)。台灣漢族習俗中,若某家有喪事則端午不包粽,粽子由女主人娘家提供,喪家並須贈以回禮。亦有臺灣考生吃粽子,有「包中」的含意。 另外,臺灣原住民亦有類似的食物。雖與漢人端午節習俗無關,但亦成為粽食新選擇之一。

北部粽

臺灣北部粽作法是米浸泡於水中,瀝乾後加入五香粉、胡椒粉、醬油等調味料,用油炒香。將半熟米搭配竹葉包裹填餡,再蒸至全熟。相較於「重複蒸煮」,也有人「先炒後蒸」:直接用油將米粒炒至全熟,包裹填餡後蒸食。北部粽多用桂竹籜包裹,外觀色澤棕黃,略帶斑點。餡料選用有瘦肉、三層肉、香菇、鹹蛋黃(雞或鴨)、花生、栗子、蘿蔔乾以及蝦米,粽子並無定性餡料。

中部粽

參見:消波塊 § 台灣

臺灣中部粽作法融合北部與南部的作法(先炒後煮),先將糯米浸泡於水中再瀝乾,配上佐料炒到三分熟後,再與滷肉、蝦米、蘿蔔乾、鴨蛋黃、花生、香菇、栗子一同包入粽葉裡,再水淹過粽子煮至熟透[7][8],費時大約一時半至兩小時。。中部粽的最大特色為食用時會佐中部特有的辣椒醬(例如東泉、源美、狀元)。

而台灣網路流行語中,因台中海線顏清標與消波塊的關係,消波塊又與粽子外型相似,故中部粽常被揶揄成消波塊。

南部粽

臺灣南部粽或稱水煮粽,特色為投水煮食、較不油膩。作法是用純白糯米浸泡後加瘦肉、三層肉、香菇、鴨蛋黃、紅蔥頭,亦有添加花生、栗子、蘿蔔乾者,較特殊的亦有加魷魚、蝦米者,餡料須先行醃製。填餡後並以竹葉包裹,入大鍋中,以大火水煮,中間或添冷水一至二次,持續加熱至熟透,費時大約一時半至兩小時。

南部粽所用之「粽葉」,質地細緻而葉面較寬(大部分是麻竹葉),氣味也較芳香,食用時帶有淡淡的竹葉清香。也有用月桃葉包的,有一股特別的月桃香,而且月桃葉子比較大,可以包更大的粽子,嘉義山區則用俗稱山豬耳的薄葉蜘蛛抱蛋的葉子來當粽葉[9]。食用時還有一個特色,即淋醬和灑上花生粉,可增加滑順口感。南部肉粽店家通常可品嘗到這般美味。另外,臺灣南部有粽子以土豆(閩南語:thôo-tāu,即花生)與糯米包製的粽子。其煮法和南部粽相同為水煮粽。食用時搭配花生粉、香菜和醬油膏一起食用,因為素食而亦稱作「菜粽」。

鹼粽

主條目:鹼粽

又稱甜粽,屬甜點類,以糯米和鹼劑包製,成品為黃色、口感有彈性;也可在冷藏後再食用。食用時通常淋上糖漿般的醬汁或直接沾白砂糖、蔗糖或黑糖。也有包紅豆沙內餡等,口味多樣。

野薑花粽

主條目:野薑花粽

為新竹縣客家聚落內灣老街上著名點心,以野薑花葉包上山地香菇、豬肉、糯米,蒸煮後食用,充滿野薑花香味。

客家粽

米粽:蒸過的糯米飯(多使用圓糯米)包入蝦米、紅蔥頭、菜脯、香菇絲、豬肉等材料,以曬乾的麻竹葉包裹再蒸熟。與台灣其他粽類熱食文化不同,為放冷後食用。另外糯米在烹煮過程中不須經過炒及水煮,所以粽子外表偏白。[10][11]。

粄粽:糯米經泡水後研磨成米漿,瀝乾水分搓揉成粄糰,加入菜脯香料再用麻竹葉包上蒸熟。在製作上比較耗時,因此風味也更為特殊[12]。

野薑花粽:為新竹縣客家聚落內灣老街上著名點心,以野薑花葉包上山地香菇、豬肉、糯米,蒸煮後食用,充滿野薑花香味。

金門粽

金門的粽如與台灣本島相比是南北兼有,但與南部粽較為接近。其中早年在進行炊事時是以水煮而成的,這主要是由於過往的環境中烹煮用的柴薪較難取得,為節省燃料所致,在近代由於環境條件改善後,亦有如同北部粽以蒸煮方式炊煮,此炊煮方法由於保留較濃的風味,如今也是深受歡迎。粽葉部分使用麻竹葉,主因是其質地強韌、比較耐水煮且香氣較明顯。在配料上製作上則與北部粽較為相近,備妥相關配料及調料後,先將糯米跟紅蔥頭、醬油等佐料拌炒至米心半熟左右,再加入熟食配料後才一同包葉水煮,所以也不完全像南部粽採用生米拌熟料,有時拌炒時還添加五香粉;此處與北部粽的做法較為相近。在配料內容中,除基本的三層肉(或用瘦肉)、香菇、花生外,由於金門盛產自然生長的石蚵,故金門人會將石蚵曬乾後所製成的「蚵乾」一同包入粽中烹煮。亦有人在其中包入蝦米等各類海鮮,甚至近晚也有人加入栗子、干貝等提升風味,製作出屬於金門特殊的環境中產生的特殊海味粽子。[13] [14] [15] [16]

馬祖粽

馬祖粽子的做法是把糯米泡軟加鹼,再加豌豆或花生粒,填裝進粽葉中包封後水煮。成品為黃色、口感有彈性,且內餡極具粘性。因造型如同甜筒冰淇淋,又名「甜筒粽」。

日本

日本部份地區在端午節也有吃粽子的習俗,日本粽有多種不同的款式。

其中一種呈長條狀,尾端有稻草伸出,幾隻捆成一紮。

在新潟縣山北町有一種鹼水粽,稱為灰汁笹巻き。

朝比奈粽是朝比奈(日語:朝比奈村 (静岡県志太郡))的名產,加入山茶花的根。

灰汁卷(日語:灰汁巻き)類似廣東式的鹼水粽,常見於南九州,如鹿兒島縣、宮崎縣、熊本縣的人吉、球磨地區等。

越南

主條目:餅蒸(越南語:Bánh chưng)和餅截(越南語:Bánh tét)

越南粽的外形以呈正方形為主越南棕的製作過程越南粽通常切八份

越南粽主要呈方形,也稱為蒸糕(越南語:Bánh chưng/餅蒸?),是越南新年的食品之一,作法為:將糯米浸泡後加肥豬肉、綠豆和黑胡椒作餡,以尖苞柊葉(Phrynium placentarium)包裹、蒸熟,蘸魚露食用。流行於越南北部。

除此之外,亦有流行於越南中南部、呈圓筒形的截糕(越南語:Bánh tét/餅截?),以及以全素菜或紅糖為餡料等變種。

星馬地區與印尼

娘惹粽

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由於當地的土生華人沿襲了其祖先帶來的部分中國傳統文化,加上受到馬來人的文化影響,他們以獨有的「中式+馬來式」的混合做法製造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娘惹粽。

馬來粽(Ketupat)

五香鹹肉粽,帝王粽,鹹蛋花生粽、眉豆粽,綠豆粽,蝦米粽,鹼水粽,鹼水紅豆沙,玉米鹼水粽等

類似食品

亞洲

祈納富

祈納富(排灣語:cinavu;魯凱語:cinabuane)亦音譯為奇拿富、吉拿富、吉納福,是一種台灣傳統食物,流行於魯凱、排灣、卑南等泛排灣文化圈。選用芋頭粉、小米、糯米或高粱粉,內層包上肉餡、外緣先包上假酸漿葉,最後包覆以月桃葉。煮熟後時剝除外層月桃葉,假酸漿葉可與內餡一同食用。近年來坊間以「排灣粽」或「原住民粽」之名積極開拓市場。

與漢族之粽外觀類似(尤其是湖州粽,因呈長條型),但兩者的起源並無關連。另一方面,原住民族語稱漢式粽的說法如下:排灣族語稱為pakecang、卑南語稱pakesang。

馬來粽

馬來粽(ketupat)是一種東南亞傳統食物,在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等馬來族居多處歡慶伊斯蘭教開齋節常見這種食物,並且當成開齋節主要象徵之一。

馬來粽由於製法與形狀類似華人所紮的粽子,所以當地華人習慣上把它稱作「馬來粽」。通常所見的馬來粽大抵可分兩種:一種是採用羽狀棕櫚葉(daun tupat)包裹的,另一種卻是用椰葉紮成。


歐洲

朵爾瑪

朵爾瑪(Dolma)是希臘、土耳其傳統甜點或小吃,在公元前330年就有記載。以米為主餡,用煮過的葡萄葉包成。水煮後食用。餡中可加入新鮮的草藥香料肉類蔬菜果乾等調製成不同的複雜鮮美的味道。流行於曾經屬於奧斯曼帝國的地區和國家。

美洲

帕模尼亞

一個包好的帕模尼亞解開後的帕模尼亞

帕模尼亞(英語:Pamonha)(Pamonha)是巴西中北部的小吃。以玉米為餡,用玉米葉包成,味道較單純沒有複雜的口味。做法是以玉米磨成漿再用玉米葉包成,水煮後就可食用。

塔馬利

主條目:塔馬利

在盤子上的塔馬利

塔馬利(西班牙語:tamal),又稱玉米粉蒸肉。類似巴西粽,以玉米葉或蕉葉包的,裡面用玉米粉包肉。其樣式五花八門,可將各種墨西哥香料放入玉米粉中,或是加入南瓜子、葡萄仁、杏仁、橄欖、辣椒、蝦仁等等。一些人還使用新鮮的酪梨或其他果葉代替蕉葉,另添一番滋味。

注釋

harv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特X
H:網路推持,藍鳥變X。20230815W2

網路資料:
馬斯克在台灣時間7月 23 日晚上宣布了將把 Twitter 改名為 X.com,如果你現在打 X.com,將會連到換上新商標的 Twitter,同步將被換掉的還有 Twitter 經典的藍鳥標誌。
推特先是要求用戶要透過帳戶登入平台,方能觀看推文,並於不久之後實施閱讀則數上限的措施。

維基百科介紹:
X,曾用名Twitter,是源於美國的微部落格及社群網路服務平台。它可以讓使用者發布不超過280個字元的訊息,這些訊息也被稱作「貼文」。X的前身Twitter由傑克·多西在2006年3月創辦並在當年7月啟動。Twitter於美國瀏覽量排名35,同時每天還會處理約16億的網路搜尋請求。 維基百科

創辦人: 傑克·多西, 伊凡·威廉斯, 比茲·史東, 諾阿·格拉斯

總部: 美國加利福尼亞舊金山

執行長: 琳達·雅克里諾 (2023 年 6 月 5 日–)

創立於: 2006 年 3 月 21 日,美國加利福尼亞舊金山

子公司: Twitter Asia Pacific Pte. Ltd., Twitter France SAS, Twitter Australia Holdings Pty Limited, 

X(標誌外觀為「𝕏」)[16],曾用名Twitter(中文譯推特)[17],是源於美國的微部落格及社交網絡服務平台。它可以讓用戶發布不超過280個字元的消息(中文、日文和韓文為140個),這些消息也被稱作「帖子」(Post[18])。X的前身Twitter由傑克·多西在2006年3月創辦並在當年7月啟動。Twitter於美國訪問量排名35,同時每天還會處理約16億的網路搜尋請求。公司總部設立在舊金山,其部分辦公室及伺服器位於紐約。

harv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窮危機
H:聯合國美好生活目標建議之一:「培養自身的財務素養,以進行負責任地儲蓄、借貸與投資」,正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你若理財,財可生財 。」富翁與負翁是不同世界,老窮不可避免,危機終會來,理財投資作功課,注意理財風險保平安。20221108W2


網路報導:
下流老人的家庭:
「根據研究,單身失婚、家有啃老族的老年家庭、老伴過世的家庭,這三類老年家庭很容易破產,隨著生活給付不足而成為『下流老人』」

「下流老人」一詞出自於日本社會學者藤田孝典2015年的同名著作,指收入低、存款不足且孤獨無依的高齡長者。

經濟來源:
許多長輩退休後失去經濟來源,如果之前的積蓄不足夠或者是子女無力扶養,很可能就淪落到「老窮」的困境。

貧窮線:最新公布的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也就是俗稱的貧窮線,直轄市以台北市最高,訂在1萬7005元,而台灣省是1萬2388元。2019年全國低收入戶人口,突破30萬人,其中低收入老年人口,超過3萬6千人,5年內激增近2成4。

中國的老人世界:
「預計到2030年,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10億人。這是人類歷史上頭一遭,50歲以上人口的數量超過了17歲以下人口。同時,中國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也將超過日本,成為全球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

十年後的老窮世界:
「十年後大約在2035年,我們老年人占總人口比重27.7%,已超過美、英、德、法,20年後也就是2045年,全國人口中逾三分之一是老人,老化程度已是美、歐所望塵莫及,老化速度更超乎想像。」

聯合國「美好生活目標」中的建議:

認識國內外的貧窮問題,了解造成貧窮的成因

捐款或擔任致力改善貧窮問題組織的志工,支持消除貧窮的行動

優先選購秉持公平貿易精神的商品,支持善待員工的企業

培養自身的財務素養,以進行負責任地儲蓄、借貸與投資

主動爭取合理的薪資待遇,保障自己與他人應有的權益

博客來介紹: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楊婧編著的《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以簡潔、輕松的語言從基金、股票、保險、黃金、 收藏、外匯、債券、期貨、典當、儲蓄等不同的理財內容,方法實用、指導性強, 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上手就能用。

目錄

第一篇
科學自助理財,保障一生幸福
第一章 從700元到400萬,距離並不遙遠
為什麼有些人善於創造財富
同樣掙錢,你的錢都到哪里去了
早出晚歸,為什麼還是囊中羞澀
理財晚7年,相差一輩子
科學理財,好處多多
每月投資700元,退休拿到400萬
第二章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先要理觀念
有財不理,財就離你越來越遠了
相信自己,你也可以成為投資專家
把投資當成一種生活方式
棘輪效應:你的理財習慣價值百萬
成功理財必備的三大心理素質
提高財商,你也可以成為百萬富翁
獲得財富的機遇往往隱藏在危險之中
第三章 致富要趁早,理財不宜遲
強化理財意識,邁出理財第一步
制訂一張完善的財富計划表
明確科學的投資目標,選擇合適的投資方式
掌握投資理財的十二大基本策略
謹慎防范投資理財中的各類陷阱
耐心等待機會,然后迅速抓住它
第四章 走出理財誤區,規避理財盲點
理財觀念誤區一:我沒財可理
理財觀念誤區二:會理財不如會掙錢
理財觀念誤區三:能花錢才能掙錢
理財實踐盲點一:投資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圈」
理財實踐盲點二:相信二手傳播,眼中只有跟風
理財實踐盲點三:太在意理財產品價格的波動
第二篇
設計理財藍圖,學習致富之道
第一章 為你的財務「診診脈」:你是否已深陷財務危機
理財體檢,看看你的財務是否陷入「亞健康」
查看收支,看看你的財務是否獨立
回顧往事,找出造成資產不斷流失的漏洞
按住胸口,看看你有沒有理財的四大心魔
翻翻荷包,看看你是否屬於「月光族」
消費檢查,揪出造成債務危機的「殺手」
第二章 為你的財務「開開方」:制訂合身的理財方案
理財之前,先確立人生目標
確定合理的理財目標
理財必須要制訂理財計划
理財計划要設計的內容
制訂理財計划的步驟
時期不同,理財計划也不同
第三章 充實自己,為理財付出行動:如何確保理財方案獲得成功
健康心態是理財成功的必要前提
投資自己,讓自己當自己的理財師
培養記賬的習慣
尋找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把握理財通用守則
第四章 理財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難:你必須掌握六大理財技能
端正自己的金錢觀
准確把握財務狀況
掌握好記賬方法
學會准確評估理財信息
合理分散理財風險
尋找好管家打理財富
做好收支記錄
第三篇
盤活資產,讓錢生錢
第一章 有空沒空養只「基」:讓專家為你打理錢財
投資基金,爭做新時代的「基民」
基金種類知多少
基金理財四大好處
買基金前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購買基金的三大渠道
六招幫你找到最好的「基」
按部就班買基金
第二章 富貴險中求:股市只讓懂它的人賺錢
股票投資:收益與風險並存
開設賬戶的具體流程
准備必要的炒股資金
選股應遵循的四項基本原則
選股應遵循「八大科學依據」
股票的幾種投資策略
第三章 保險是人生的防護牆:小成本PK大損失
保險:幸福人生的保障
選擇優秀保險公司的標准
誰投保,誰就受益嗎
如何購買少兒險
如何購買健康險
你不得不規避的五大保險誤區
第四章 「金」家多媚顏:黃金理財,「錢」程無憂
黃金投資的品種
黃金投資應遵循的四大原則
預測黃金價格的三大方法
把握「錢途」無限的投資理念
新手「炒金」注意事項
紙黃金投資宜「放長線釣大魚」
第五章 盛世做收藏:小收藏PK大財富
收藏:一種最高雅的理財方式
郵票投資:方寸之間天地寬
錢幣投資:讓你成為「有錢人家」
古玩投資:在玩賞中獲取財富
字畫投資:高品質的藝術享受
珠寶投資:收益新寵
第六章 外匯是樁大買賣:真正的以錢賺錢
外匯投資:獲取財富的新工具
炒外匯需要做哪些准備
外匯交易的基本流程
外匯交易要遵循的五大原則
「守」於准則:外匯投資的保本之學
「攻」於技巧:外匯買賣的制勝之道
第七章 欠債還錢付息:債券其實是塊香餑餑
債券投資:取之於我,用之於我
債券投資的種類
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的因素
東挑西選買債券
債券投資的三大原則
債券投資中的風險
第八章 期貨:金錢冒險家的理財新寵
期貨:遠期的「貨物」合同
期貨投資的交易流程
期貨交易運作機制的特點
如何選擇優秀的經紀公司
期貨投資的三大策略
資金管理:期貨投資的成敗因素
第九章 卡不在多,夠用就行:挖掘銀行卡里的大秘密
如何存錢最划算
別讓過多的銀行卡吃掉你的錢
工資卡里的錢別閑着
如何選擇銀行卡
管好自己的信用卡
儲蓄之外的銀行理財品種
第十章 典當理財:在斗智斗勇中積累財富
典當融資便利多
典當融資知多少
房產典當巧融資
典當讓你「只進不出」
典當淘寶有竅門
第四篇
把錢用在該用的地方
第一章 學會儲蓄,坐收「漁」利
制訂合理的儲蓄計划
儲蓄理財,把握四點大方向
如何實現儲蓄利益最大化
如何讓每一筆閑錢都生息
會計算利息,明明白白存錢
如何制訂家庭儲蓄方案
第二章 理性消費,花好手中每一分錢
一定要控制住你無窮的購買欲
只買需要的,不買想要的
只買對的,不買貴的
消費陷阱,見招拆招
別因為「最低價」輕易打開你的錢包
這些消費心理誤區你是否也有
第三章 精明省錢,省下的就是賺到的
挖掘掙錢、理財之外的空白地帶
省一分錢,就是賺了一分錢
,跟富豪們學習省錢的技巧
賺錢能力與省錢智力同等重要
怎樣購物才省錢
精致生活一樣可以省出來
第四章 科學生活,精打細算過日子
會理財才能當好家
消費未動,計划先行
做好家庭預算
能掙會花,打造品位生活
省錢與格調不沖突
如何在超市購買到物「超」所值的東西
第五章 低成本高品質,打造最流行的生活
團購:與大家一起集體「摳門」
網購:花最少的錢,買最好的物品
拼購:愛「拼」才划算
花小錢過個溫馨的節日
旅游也可以不「奢侈」——「窮」游
無須大價錢也有精神享受
省錢戀愛也浪漫
第六章 合理避稅,保證收益
「稅」字知識知多少
合理合法避稅
高薪收入者的避稅之道
個人創業巧避稅
新產品如何避稅
如何通過投資避稅
第五篇
投資自己,最有價值的理財之道
第一章 為健康投資,穩賺不賠
年收人10萬抵不過一場病
投資健康就是積累財富
運動,帶給生命更多的精彩
休息,為身體充充電
老人投資健康,也須提防騙子
投資心理健康,也要找對方法
平衡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
第二章 智慧投資,利用充電提高理財能力
你是否擁有長遠的致富意識
投資自我,提升自己
「才」在「財」前
善於變通,贏得財富
洞察先機,擁有遠見卓識
信心,支撐你投資成功的魔杖
「拿下」職場是你錢包鼓起來的關鍵
做喜歡的工作
第三章 「她時代」理財攻略
告別尷尬,理出「財女」生活
培養財商是優秀女l生的必修課
新女性,不做理財路上的「白痴」
女人要睜大雙眼談戀愛
算算戀愛成本,為男友看緊錢包
擦亮雙眼,找准一生最大的投資對象
選老公,要「潛力股」還是「績優股」
全職媽媽也能月人上萬
第四章 20幾歲學理財,30歲后才有錢
只掙錢不理財,永遠當不上「富」人
存錢是理財的第一步
立足長遠,有效利用生活費用
利用創意開拓新財路
設計機遇,創造財富人生
提高時商,科學投資時間
第五章 退休了,依靠理財養活自己
你不得不面對的養老問題
現在理財,為美好的未來准備
當務之急是提前做好養老規划
走出理財的五大心理誤區
「以錢生錢」巧理財
除了兒女,什麼還可以防老
老年人不得不知的理財五原則
第六篇
家庭理財萬事通
第一章 念好家庭這本難念的經
家庭理財,規划是重點
事倍功半的家庭理財誤區
家庭理財的10%法則
理財中的小定律大哲學
家庭理財——記好,看好
多米諾骨牌效應對投資理財的啟示
家庭理財困難的事情一一細數
家庭理財,五賬單不可少
第二章 家有一本賬,窮家也好當
量人為出,養成記賬好習慣
理財第一步,從記賬開始
先摸家底,后理財
家庭理財三賬本
學做「賬客家庭」有講究
聰明記賬,智慧理財
小賬理大錢,記賬對家庭金錢更負責
記錄理財日記,掌握變局贏得先機
第三章 家庭理財要從娃娃抓起
理財教育的意義遠在錢外
培養理財能力要從小抓起
不要羞於和孩子談錢
告訴孩子100元錢怎麼花
小小零用錢中的理財大學問
愛孩子,讓他去儲蓄吧
帶着孩子去購物
第四章 夫妻努力,共奔「錢」程
告別「小資」,「整妝」待嫁
分工合作,唯「財」是舉
家庭理財模式——不是每個家庭都適合AA制
一顆紅心為財富,育兒理財兩不誤
離婚是最大的破財—金錢和離婚
復雜的財物問題一再婚家庭理財
第五章 工薪家庭的理財策略
工薪家庭投資理財8種方式
雙薪家庭如何理財
中低收人工薪家庭如何投資理財
理財從教育儲蓄開始
教育投資分階段,步步為營
教育投資易人哪些誤區
教育投資,莫要臨時抱佛腳
理財不是「奢侈品」——低收人家庭理財

不理財財不理你2
老狐狸編著的《你不理財財不理你2,做一個會賺錢會省錢會花錢的理財達人)》,也許你、你的財富和你的生活都會因此而改變,你將轉而變為令人羨慕的「生活達人」和「理財達人」。

目錄

賺錢篇
第一章 個人素養是賺錢的基礎
第一節 肯吃大苦,方能走向富有
第二節 認為可行,請你立即行動
第三節 貪多必全失,失多必窮
第四節 抓住小錢,才能賺到大錢
第二章 不一樣的思路開創出不一樣的財路
第一節 走不通的路請繞道而過
第二節 關注冷行業,冷門並不冷
第三節 不按套路出牌,打破條條框框
第四節 學會像百萬富翁一樣去思考
第三章 人際關系就是財富
第一節 經營人脈就是經營財富
第二節 給別人寬容就是給自己寬容
第三節 笑臉相迎,和氣生財
第四節 不要小看任何人
第四章 不要讓你的信譽斷了你的財路
第一節 構建你的信譽
第二節 讓別人相信你的口頭承諾
第三節 契約就是上帝,不可輕易地損壞
第四節 做出承諾就要兌現承諾
第五章 合作雙贏,更加富有
第一節 取長補短,更加完美
第二節 一個好漢三個幫
第三節 共分一碗米
投資篇
第六章 回款至上
第一節 現款
第二節 先款
第三節 專業的回款技巧
第七章 實物投資
第一節 實物投資主要是資源類
第二節 以「低價購進持有」為基本原則
第三節 黃金:通貨膨脹中獨善其身的傳統投資項目
第四節 房產:應對通貨膨脹的工具
第五節 買土地
第六節 持有好企業
第七節 收藏:抵制通貨膨脹
第八章 尋求最佳的投資方案
第一節 長期固定收益投資
第二節 以人壽和大病為主投保
第三節 農產品理財品種
第四節 買債息高的國債
省錢篇
第九章 省下的,就是賺到的
第一節 能省不省,就是賠錢
第二節 戒掉購物的壞習慣
第三節 省錢如海綿里的水,擠擠總是有的
第四節 沖動消費是省錢的天敵
第十章 省錢不省生活品質
第一節 購「物超所值」
第二節 旅游休閑有妙招
第三節 花最少的錢,提高外表檔次
第十一章 省錢不省健康
第一節 切勿「省了小錢花了大錢」
第二節 省裝修,省出健康隱患
第三節 寧省面子,不省健康
第四節 健康省錢,從生活點滴做起
借錢篇
第十二章 借錢可致「負」,也可致「富」
第一節 信用卡也是一種臨時借貸行為
第二節 借雞生蛋巧致富
第三節 看清向外借錢的風險
第四節 借錢要把信用放在第一位
第十三章 借錢也要借得精打細算
第一節 巧用政策精借錢
第二節 借親戚的錢,低息甚至零息
第三節 借錢買房,靈活運用
第四節 借錢理財有門道
花錢篇
第十四章 把錢花在刀刃上
第一節 不花冤枉錢,一分錢一分貨
第二節 送禮就要「雪中送炭」
第三節 用最超值的錢做最超值的事
第四節 日常開支最重要
第五節 如何把錢花得恰到好處
第六節 請客吃飯妙招有
第十五章 花錢就等於賺錢
第一節 花小錢,賺大錢
第二節 買雞生蛋,擴大規模
第三節 看准時機,果斷花錢
第四節 尋求最佳的投資方案
第五節 智力投資:毫不吝惜
第六節 花錢掙錢,有錢不置半年閑
第十六章 賺錢應有法,花錢應有度
第一節 可買可不買的,堅決不買
第二節 月光族是怎樣「煉」成的
第三節 端正你的消費觀
第四節 超市是你購物的戰場嗎
第五節 家庭理財小竅門
第十七章 聰明花錢,聰明辦事
第一節 量入為出
第二節 學會討價還價
第三節 花小錢,辦大事
第四節 用嘴巴代替金錢
第五節 知己知彼,花錢到位

風險控制是指風險管理者採取各種措施和方法,消滅或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性,或者減少風險事件發生時造成的損失。

風險控制的方法

  風險控制的四種基本方法是:風險迴避、損失控制、風險轉移和風險保留。

經理人介紹的三堂風險課
風險觀念1:有偏向性的投資策略,將放大特定風險
投資通常可以歸納為四種類––股票、債券、現金投資、硬資產 (Hard Assets;

風險觀念2:避開股票投資,就不會財富縮水?別忘了「通貨膨脹」的隱形威脅

風險觀念3:把投資區分為「穩妥」與「生利」兩種,讓自己有心理準備。

harv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18 Tue 2022 12:36
  • 租約

租約
H:到表,組約簽訂,租期,租金,收租金時間點。20221018W2

維基百科介紹:
租約又名租單。譬如屬於商業合約之一的房地產租約,又名出租房合約,在一般情況下,合約條款通常訂明有關:按金、上期、免租期、「一年生約、一年死約」、包差餉、物業管理費,傢具、空氣調節、裝修,而水費、電費、煤氣、寬頻自付,不可分租,不可作非法用途等的規定。租約亦可以是其他租機械、租電器、汽車租賃等的合約。 維基百科

harv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端午節
H:20190607W5為農曆5月5日,俗稱端午節。
維基百科介紹:
華人的端午節,是華人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與東亞其他地區的端午節節慶同樣源於中國古代的端午節傳統。端午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慶祝,最初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後來加入紀念多位中國歷史人物的內容,最廣為人知的是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1],1939年,抗日戰爭烽火正燃之際,重慶文藝界抗敵協會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於是議定每年端午節屈原逝世之日為詩人節[2]。有些說法則與吳國大夫伍子胥有關,而非屈原[3]。端午節在各地有各種傳統別稱,包括「端陽節」、「重五」、「龍舟節」、「龍船節」、「雙五節」、「肉粽節」(閩南語地區使用)、「粽子節」等。此外,由於上述歷史上發展出來的特殊文化內容,華人的端午節文化和東亞其它地區的節慶文化出現區別,因此到了現代,為了區分其他地區的端午節,華人的端午節有時被稱為「中華端午節」[4],即華人所過的端午節,或稱「中國端午節」[5][6][7]。

Quick facts: 參與者, 類型 …

端午節

紀念屈原是華人端午節特有習俗,圖中為新加坡四馬路(英語:Waterloo Street)的端午節燈飾

參與者華人地區類型華人傳統節日相關節日端午節、日本端午節╱男孩節、朝鮮端午節(韓語:한국의 단오)、越南端午節(英語:Tết Đoan Ngọ)、琉球端午節╱四日之日(英語:Yukka Nu Hii)

Close

Quick facts: 簡化字, 正體字…

端午節(華人)簡化字端午节正體字端午節標音官話- 漢語拼音Duānwǔ jié- 威妥瑪拼音Tuan1-wu3chieh2- 國際音標[twán.ù tɕjɛ̌]閩語- 閩南語白話字Toad-ngó͘-cheh
Toad-ngó͘-choeh
Toan-ngó͘-chiat粵語- 粵拼Dyun1Ng5 Zit3- 國際音標[týːn.ŋ tsīːt̚]- 耶魯拼音Tuen1Ng5Jit3(HK)
Tun(g)1Ng5Jit3(M)漢語官話別稱簡化字龙船节 / 龙舟节正體字龍船節 / 龍舟節標音官話- 漢語拼音Lóngchuánjié / Lóngzhōujié閩南語別稱(一)簡化字重五节 / 双五节
五月节
五日节正體字重五節 / 雙五節
五月節
五日節標音閩語- 閩南語白話字Gō͘-go̍eh-cheh / Gō͘-ge̍h-choeh
Gō͘-ji̍t-cheh / Gō͘-li̍t-choeh閩南語別稱(二)簡化字肉粽节正體字肉粽節標音閩語- 閩南語白話字Bah-chàng-cheh / Bah-chàng-choeh

Close


華人端午節的祭品,包括五彩線

歷史


端午節撒灰除蟲是禳毒驅疫的習俗

起源

端午節在中國由來已久,可上溯至春秋時代。關於華人過端午節的起源,較為普遍的說法是紀念屈原或伍子胥,但不少習俗在屈原之前已經存在。而端午節的習俗中又有惡日禁忌、龍圖騰等相關內容,因此歷代流傳的端午習俗可能是多種起源互相融合而成[1][8]。
端午節不少習俗都有禳毒驅疫的意義,是始於對「惡日」的禁忌。傳統上認為時值仲夏、疫厲流行的五月是「惡月」,人們在五月為了預防疫病,自上古即有不少清潔禳毒的措施。最遲於春秋時代成書的《夏小正》記載,上古之時人們於五月已有儲存蘭草作沐浴之用以及採穀物煮豆湯消暑的習俗[9]。而這期間的活動也以安息靜養為主,《禮記·月令》就記載當時提倡在五月齋戒節欲[10]。而「惡月」禁忌也特別多,如漢代應劭所著的《風俗通》就記載當時一些俗諺如「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反映了當時的禁忌[3]。而據南朝蕭梁時期宗懍所著、介紹中國古代荊楚地區的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文集《荊楚歲時記》所載,五月在當時俗稱「惡日」,禁忌繁多,忌曬晾床、草蓆等用品和忌蓋屋,[11]。而五月五日更是惡日之最,是一年中最不吉利的日子,因此要避邪[12][1][13][3][14][15][16][17][18]。
除了驅瘟去疫之外,端午節不少習俗都與龍有關,聞一多《神話與詩》的《端午考》指出這些可能是迎濤神祭圖騰的習俗,並認為端午節最初只是長江下游吳越人的節日[19]。隋代杜台卿《玉燭寶典》中提到端午習俗,就指出競渡源自南方,又引吳地樂府詩《五月歌》描述五月吃粽子是吳地習俗,認為端午源於南方,後來才流傳至其他地區[20]。而一些主要習俗如劃龍舟和吃粽子也與龍圖騰信仰有關[19]。相傳古代吳越人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大豐收。他們把食物裹在樹葉或裝在竹筒中,投到江裏去。後來他們還有在這天劃著獨木舟拜訪親朋好友的做法。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這種習俗。而傳統上五方都有各自代表的龍,也對應五行,所以「五」這個數字也是代表龍,端午常見的五色絲也是代表五方的龍[19][3][17][18]。
至於華人於端午節紀念屈原的習俗,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南朝梁吳均的《續齊諧記》,書中記載屈原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楚人哀悼,就以竹筒貯米投進水中祭屈原[21],唐代的《襄陽風俗記》也指以竹和五色絲包粽子是為了避免祭屈原的食物被龍吃掉[22]但《史記》中並沒有記載屈原的忌日,而與吳均同時的宗懍所著之《荊楚歲時記》第卅節卻記載東吳地區地區的端午競渡是為了迎接已被當時人們視為河神的伍子胥,與屈原無關。[23]。而《蘇州府志》也指端午的粽子是為了供奉伍子胥,而非屈原。[24]除紀念屈原及伍子胥外,也有說法指端午節與其他歷史人物如越王勾踐、介子推等相關,當中屈原、伍子胥、勾踐都是南方人,聞一多以此推斷端午節俗源於南方[19][1][3][16][25][18]。
至於「端午」一名最早見於晉代周處的《風土記》

發展


小孩於端午節捉蛤蟆


射粉團


鬥百草

兩漢魏晉南北朝

漢代端午節依然以保健、避疫為主,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記載當時五月,人們會製作黃連丸、霍亂丸等治下痢、中暑等夏季常見疾病的藥物[28]。除製作治病丸藥外,還會纏別稱為長命縷、續命縷等的五彩絲線作為心理防衛[29]。而五代人馬縞的《中華古今注》則提到漢代宮中又有賜官員腰帶的習慣[30]。
至晉代時,除了沿襲過去的避疫禳毒習俗去採艾草懸掛門上之外,一些積極祈禳的習俗如踏百草、鬥百草等也很常見,而端午節划龍舟競渡習俗的最早記載也是當時出現[31][32]。後世的端午競渡雖然有了紀念屈原的意義,基本精神仍不脫惡日驅邪崇的本意。南北朝時採艾的習俗有所發展,荊楚一帶採艾要在天亮雞鳴之前出發,挑選最具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或用作艾灸,人們相信這種艾草別具療效。其他地區又有將艾草扎或剪成虎形,再粘貼艾葉於其上,在端午節時配戴,並有也採菖蒲來泡酒的習俗[1]。宮中則承漢制,有賜衣物如扇子之習,《宋書》就記載劉宋時宋後廢帝劉昱於元徽五年端午節因為嫌棄太后王貞風所賜之扇不夠華麗而起毒殺之心[33][34][16]。

隋唐

隋唐時端午節已成為重要的節日,互相贈送日常衣飾用品已成為習俗[35],宮中也沿襲漢代制度,皇帝多在端午日賞賜臣下。隋朝時,隋煬帝在端午節賜百官玳瑁釵冠[36],唐朝貞觀年間唐太宗也賜文武官員腰帶[30]。王溥的《唐會要》則記載,貞觀十八年唐太宗以御筆題字的「飛白扇」賜給長孫無忌及楊師道[35]。唐代端午節時各文武官員也常有賞賜,如《中華古今注》記載貞觀中期一個端午節,唐太宗賜文官黑玳瑁腰帶,武官黑銀腰帶。贈送物品也不限於上級對下級的賞賜,《新唐書·禮樂志》也記載天寶年間唐玄宗常於端午節以衣、扇獻於祖陵[37][8]。所贈之物尤以扇子為代表,由於皇帝提倡,端午贈扇之風大盛[34],民間在端午前後有熱鬧的「扇市」專門售賣扇子,這些扇子又稱避瘟扇[38][39][1][16]。
此外,唐玄宗時宮中和長安城內還流行射粉團之戲,是把粉糰放在金盤中,以小角為弓,架箭射盤中粉團,射中就拿來吃[40]。民間又流行掛五時圖,又稱五毒符,是繪上蛇、蠍、蟾蜍、蜥蜴、蜈蚣圖案的紙,用以防止毒蟲作怪[41][1]。

宋朝

宋朝時宮中繼承舊制賜物,且發展成按官階品秩賞賜節禮,后妃、近侍、大臣等皆獲賜不同的服翫[42]。而民間出現比前代更精緻的端午節物,如賣桃、柳、百索、艾花等,食品有香糖果子、粽子、白團。又有以紫蘇、菖蒲、木瓜切成茸再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而成的香囊。市面由五月初一起就有售賣桃、柳、葵花、蒲葉、艾草等植物及包括鍾馗在內的各種神佛像,人們買回家第二天就於門前以五色水團、茶酒供奉神佛,又釘艾人、製作精美的粽子、五色紙錢、青羅製的白舌帖子等在門板或門楣[42][43]。此外也有不少人乘畫舫遊湖消暑。而這天也被視為馬的本命日,馬廄會以五彩為馬裝飾鬃尾和馬具[42]。除香囊外,人們佩戴的還有驅邪的搐錢和吸汗的蚌粉鈴[44][45]。而有些人又會把菖蒲、艾草、蒜等禳毒植物製成不同形狀,如天師狀、虎形等威猛外形來鎮懾邪魔外道[8][1][16]。

明朝


明代的端午節

明朝時端午划龍舟的習俗已在各地盛行,各地也發展出不同的龍舟形制以及划龍舟的方式。有些是以龍舟來競渡,如張岱的《陶庵夢憶》記載明代瓜州的龍舟競渡情況,自五月初一開始,至十五結束,歷時整整半個月[46]。而楊嗣昌的《武陵競渡略》記載了明朝沅湘一帶為禳災而設的競渡習俗,競渡前除祭祀外,還要由巫師作法來祈求勝利[47]。划龍舟後,人們會舀取龍舟中的水,加入百草用來洗澡以辟惡。杭州西湖的划龍舟是競賽龍舟圍著表演的大龍舟打轉,大龍舟上層有小孩扮演古人、神仙,下層敲鑼打鼓,之後大龍舟會拋下錢、鴨等物,小龍舟上的水手便下水爭搶。此外,明朝時的太醫還把端午取蟾酥的民間偏方帶進宮廷[1][48]。

清朝至當代

直至清朝,端午節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至清朝滅亡,中華民國成立,端午節依然受到重視,而紀念屈原已成為比原來的驅瘟避疫更重要的主題。1940年(民國三十年)郭沫若、老舍等人提出以端午節作為「詩人節」,紀念屈原和提倡其愛國精神[2]。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端午節也是重要的節日,但較前代更強調屈原的愛國思想和鬥爭精神,文革時端午節雖然如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被視為「四舊」受到打壓,但端午吃粽子的習俗仍然保留[49][50]。中國大陸於2007年將端午節列為法定節假日,2009年華人端午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的代表入選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而香港、台灣、澳門等地區未受文革波及,保留更多端午節習俗[2]。

常見習俗

常見習俗


端午節瓶插蜀葵、石榴、菖蒲等花草,枝梢繫有香囊。盤中擺設粽子、荔枝、石榴,又貼靈符及鍾馗畫像驅邪

中華端午節常見習俗有很多,最廣為人知的是划龍舟,還有掛菖蒲、佩香囊、喝雄黃酒、包粽子等。

禳毒、驅疫、避邪


掛菖蒲

華人端午節的習俗有不少都跟禳毒驅疫有關,芳香類植物如菖蒲、艾草、蘭草等經常出現在華人端午節相關的節俗裡。人們常把這些香草掛於門上,稱為懸蒲艾,有時還會加上蒜頭、香茅、石榴花、龍船花等,或其他在當地夏季生長的植物如桃梗、葛藤等,較常見的組合為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菖蒲形似劍,插在門口象徵驅除不祥,故有「蒲劍斬千邪」之說;艾草則代表「百福」,石榴花的根部可驅蟲,蒜頭的濃烈氣味可以驅邪,合稱「天中五瑞」[12]。」。也有以石榴、蔡花、菖蒲、艾葉、黃梔花為五瑞[51]最簡單是把這些草捆紮起來掛上,也有加上紅紙,還有製成不同的造型,製成人形、虎形者稱為艾人、艾虎,也有製成花環、佩飾,不但有驅邪禳毒的意義,還富有裝飾性,是民間藝術的一類[52][8][1][53]。亦有以繪上天中五瑞的畫像代替花草[16]。也有些人把香草和雄黃、硃砂等香藥製成各種形狀的香囊,佩帶在身上,也有加上其他植物者。造型玲瓏可愛的香囊也常常是給小孩佩戴的飾物,心靈手巧的母親還會用五色花布做成小辣椒、小黃瓜、胖娃娃、小紗燈和小粽子等各式各樣的小玩物,掛在孩子的身上,據說也是為了驅除瘟疫。也有裝一些芳香馥郁的藥物如白芷、丁香等,其香氣具有驅蚊辟穢的功效。亦有些人會焚燒艾草、白芷、蒼朮等草藥,以其氣味和灰燼來驅瘟[54][55][42][43][12][56][15][57]。
菖蒲、艾草、蘭草等香草不僅能懸掛或燃燒作驅瘟和裝飾,自上古起已經常用於端午節洗澡,稱為洗百病或沐蘭湯,有衛生保健的功效,故此端午節也有「浴蘭節」的別稱,實際上洗百病的草也會因應各地區所產之植物不同而有所變化,如廣東會加上鳳仙、白玉蘭,廣西、湖南會加上柏葉、大風根、桃葉等[58][9][14][56]有些地區洗百病用的水還要是端午節所取的,稱為「井花水」、「龍目水」,這是因為這些地區的人相信端午這天的水有特別力量[16]還有些地區要在端午節正午時份取水,稱為「午時水」,俗信具有袂除疾疫、延年益壽之功效[59]。
採藥製藥也是中國端午節的源遠流長的傳統習俗,端午前後是草藥莖葉成熟的日子,此時採的草藥藥性好,功效特佳,人們相信這天採的藥能醫百病[60][61][28]。也有在端午節採茶製茶,在廣東稱為「午時茶」[16],或以藥草製涼茶、藥茶。製藥的材料不限於草藥,還有捕蟾蜍為藥。以針刺蟾兩眉之間,使蟾蜍分泌白色的乳狀毒液,再以竹片刮下保存,即成蟾酥,可治疔瘡、惡腫。又有人在蟾蜍口中放進一塊墨錠,掛起晾乾,即成蛤蟆錠,可使膿瘡消散。也有直接煮蟾蜍服用以消火清涼和預防瘡癤者[48][58]。踏百草、鬥百草則是衍生自採藥之俗,[53][1][32][31]。踏百草也衍生成遊百病和逛青等出外旅遊踏青的習俗[16]。
雄黃酒:中國很多地區都有過端午節飲雄黃酒的習俗,也是江浙地區的端午食俗「五黃」之一,因端午節臨近酷暑,各種蟲類病菌紛紛活躍起來,古人很早就認識到雄黃解毒防疫的功能,加之民間傳說《白蛇傳》裏的白蛇就是喝了雄黃酒後現出原形,所以民間都起而仿效,在端午節以菖蒲根泡雄黃酒。人們多趁酷暑蟲疫瘟生之前,即端午節期間,於房子四周灑上雄黃酒,用以殺蟲解毒。雖然如此,因現今人們了解到雄黃含有致癌的物質,即使喝少量也對人體有害,故現時這種做法不再被提倡,如以黃酒取代「五黃」中的雄黃酒,但部份地區仍然很常見[58][53][12][1][13][52][14][62]。除了雄黃酒,五茄酒、菖蒲酒等也是端午節常喝的酒類,五茄酒是把五茄皮混進酒中飲用,氣香味苦,能預防俗稱「風鬼病」的風濕痿痺症狀。菖蒲酒或稱蒲酒,氣味芳香,有爽口之感[58][53][59]。


繡上老虎的嬰兒圍嘴,傳統上相信這可以防止嬰兒受五毒侵襲


繫彩絲

由於夏季是五毒肆虐的日子,驅五毒也是華人端午節的常見習俗。人們用各種方式驅除五毒,如掛上繪上五毒的五時圖[41],有些人會用紅紙繪五時圖,然後把針刺在圖中的五毒身上,是一種巫術,代表刺死五毒,不讓牠們橫行[58]。有些人以五毒作為剪紙,貼於家中或小孩身上。也有人在衣飾上繡上五毒或把佩飾製成五毒圖案,如作為婦女的頭飾或小孩衣服圖案,取「以毒攻毒」之意[63][51]。此外,老虎傳統上被視為可以辟邪,也可以保護小孩免受五毒侵襲。以雄黃酒給小孩擦鼻子、耳朵,或在額頭上寫上代表老虎的「王」字,據說一樣有驅毒的效能,這種風俗稱為「畫額」[58][62],還會給小孩穿上有老虎圖案的衣飾如虎頭鞋、虎頭帽、繡上老虎圖案的圍嘴等。而把懸掛的花草製成老虎形也是以虎來驅五毒[42][43][53][12][8]。江浙地區又流行掛老虎彩色版畫驅邪[16][59][64]。
五彩縷是端午節常見的驅邪避災節物,又稱續命縷,亦稱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百索、辟兵繒、五彩絲、五色絲、繒子等,是以代表五行的五色線結而成索,掛在身上或懸於家中,也可作為香囊的裝飾[55],用以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56]。也有以五彩縷繫紮粽子者。最初是代表五方的龍[19][52]。自從中國端午節了紀念屈原的意義後,又有了蛟龍懼怕五彩絲,在祭屈原的粽子上繫上五彩絲,投進江中就能避免蛟龍竊食[65][16][66]。
懸掛鍾馗畫也是一種驅邪除害的習俗,鍾馗在民間被視為驅魔治邪的鎮宅之神,其中一傳說來自北宋沈括《夢溪補筆談》及羅燁的《醉翁談錄》,故事敍述唐玄宗久病未癒,夢見大小二鬼,大鬼捉小鬼並挖出牠的眼睛,自稱鍾馗,稱會為唐玄宗除妖。唐玄宗醒後病即癒,就召畫師吳道子依其夢境畫「鍾馗捉鬼圖」,成品竟與玄宗夢境一模一樣,於是人們就把鍾馗奉為治邪之神[67][68] ,並於端午節前後繪製鍾馗畫。到了清代以來,江南蘇、浙一帶的居民大都在農曆五月於大門或堂中掛鍾馗圖一月,以期驅邪除害、祛凶引福[52]。以西安為主的關中地區端午節則有佩鍾馗五毒錢以驅邪的習俗,這種錢是一種作為厭勝物的花錢,並非交易用的流通貨幣。銅錢左方排列「五毒」,手持寶劍的鐘馗聳立於錢幣的右旁,「敕令」兩字鑄於方孔之上,蘊含著斬除妖孽、懲罰邪惡之意[69]。
在福建,閩東一帶的人常祭拜五福王爺,閩南和閩南人移居的臺灣則多半祭祀各府王爺神,希望王爺神能把瘟疫帶走。四川地區則會祭拜瘟祖大神,瘟祖大神乃文昌帝君化身,能掃除五瘟疾病。中國西北地區則以苻堅、白起等英雄豪傑作為端午節掃除瘟疫的祭祀對象。[70]

划龍舟與迎神、送疫船


賽龍舟

主條目:划龍舟

划龍舟根據傳說,是因戰國時代愛國詩人屈原因不得重用而投江,民眾競相划船希望找到他的屍體[71]。也有說源於春秋時代越王勾踐曾端午以競渡方式操練水軍[72]。後來又歸結為先是勾踐以競渡練兵,後來人們用來找屈原的屍體[73]。而根據近人考証,其實中國古代划龍舟並不限於端午才舉行,龍舟競渡的習俗也早於屈原之前已經存在,如姑蘇就以龍舟有迎接潮水之神伍子胥的習俗。龍舟競渡原是越族的祭神活動,漢魏時才與屈原連上關係。古人將船當作送走災邪的工具,既然送邪,也就愈快愈好,於是便衍生出端午競渡的習俗了。古代參加競渡的龍舟已很講究:船身窄而長,還有龍頭、龍尾和鱗甲等裝飾,船上結七彩,張旗傘。競渡時鑼鼓喧鬧、鞭炮齊鳴、萬人喝彩,場面極為壯觀。可見龍舟競渡其實也是驅瘟避邪的一種行為,其原始宗教的意味濃於悼念忠忱的愛國者。也有些地方的划龍舟並非競渡,而是遊船。但不論是何種形式的划龍舟,都包含祭祀的意義[74][47][46][1]。現時大中華地區及世界各華人聚居地都有端午划龍舟的習俗[75][59]。
在臺灣,端午賽龍舟是年度大事,早從在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便有龍舟競渡,古稱「鬥船」;當時台灣府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發展至今,台灣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節當天都會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故有「五月鑼鼓響半天,阮卜看龍船行河邊!」的典故。從農曆五月初一開始,便在道士引領下,划龍舟、打龍鼓至水邊「請水神」,再決定爐主、頭家、龍船會;端午當日,選手必須先祭拜龍船,將香火插在船上。競賽結束後,待到農曆五月十日「送水神」,在恭收龍船,期待來年再戰,而官方也會於各地舉行龍舟競賽[76][59]。
在香港,傳統上香港漁民間已十分盛行划龍舟,而端午節於華洋雜處的香港亦引起非華裔人士的興趣,例如赤柱於1960年代後期已開始有外籍人士參與龍舟賽。於1976年香港旅遊協會以及香港漁民團體(The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Fishermen)開始舉辦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並將龍舟推廣成國際體育運動。現時香港不少地方均於端午節當日舉辦龍舟比賽以及利用龍舟祭祀酬神[77]。部份地區還有獨特的划龍舟習俗。如大嶼山大澳的端午遊涌更於2011年被列為香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78]。
有些地區會有「扒夜龍」的習俗,即在端午節前夜划龍舟,各地扒夜龍的起源不同,其中廣東惠東七姓村的爬夜龍是為了紀念南宋末年該村村民救宋帝昺有功[79]。該村部份村民多年前移居香港定居,於是香港的西貢、大埔、香港仔等地由這些人建立的村落也有午夜划龍舟紀念宋帝的習俗,當地又稱為「扒祖先」、「鬼龍舟」[80][81]。
此外有些地區是以船去迎神和送瘟,有些是龍舟,也有用普通的船隻用作送瘟,在徽州地區、江西、湖北、福建、安徽祁門和歙縣等地的端午節都有類似習俗[82]。船也不一定由人去劃,有些會用紙紮船,也有以其他物料製成龍舟或普通的船[83][84][85][16]。

角力

端午節的角力習俗源於隋代,最初是把人民健身、榮譽競爭、社群休閒娛樂結合國家練兵的做法[86]。近世此俗仍見於廣東下番禺諸鄉。部份地區如江漢地區、遼寧馬鞍山地區、福建漳州及泉州一帶、台灣等地則演變為石戰,又稱鬥石、擲石戲,互相擲石而戲,有著模擬陰陽相爭、祛疾避疫的深刻民俗意涵[16][87]。

夏衣與端午扇

端午節時值酷熱的仲夏,人們全面換上以輕薄涼爽的夏裝,也會互贈衣物用品。自漢代以來皆有皇帝賜臣下衣物,除籠絡人心外,也反映出端午為換夏裝之時。而在部份地區贈送衣飾用品限於特定的對象,如新嫁女兒、姻親、老師、新婚夫婦等[1]。不少地區的俗諺都有指端午節過後才算正式進入夏季的意思,如「食過五月粽,寒衣收入槓,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未食五月粽,襖袍唔入甕。」、「食了端午粽,再將寒衣送。」、「未食五月節粽,棉襖唔好入甕。」「未食五月粽,破裘不願放」、廣東俗諺有「未食五月粽,寒衣唔入櫳」,都是指端午之前氣候炎寒不定、氣溫多變,端午吃粽子後才正式將冬衣收起。而現代不少公司、機構皆會向員工發端午禮物[17][30][34][35][8][42]。傳統上扇子是端午節最常見的禮物之一,又稱「端午扇」、「避瘟扇」,有一般的紙扇,也有用菖蒲製作的蒲扇,還有些會繪上五毒圖案,稱為「五毒扇」

紀念歷史人物


端午其中一種說法是紀念伍子胥

中國的端午節有紀念多位歷史人物的意義,最廣為人知的是紀念屈原,此外還有伍子胥、介子推、曹娥、鄭成功、秋瑾等,部份學者認為這是為了體現出英雄崇拜等英雄主義以教誨眾人[19][3][17][25][18]。
華人在端午節紀念屈原最遲在南朝梁出現,相傳屈原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楚人哀悼,就以竹筒貯米投進水中祭屈原[21],唐代沿襲紀念屈原之說,並流傳至今[22],而本來為驅瘟送邪而進行的划龍舟習俗也加上了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身體的意義。華人於端午紀念屈原體現了中國傳統價值觀里對於愛國憂民、清高自守、卓爾不群的理想人格的追求。而屈原的這份愛國精神,感動了古往今來的華人。而中國近代以來屢被侵略、被壓迫,社會就格外提倡屈原的這種愛國精神,民國以來屈原的詩詞一直散見於中小學教科書,端午節紀念屈原的意義在大中華地區也就深入民心。五四運動之後,端午節、屈原傳說、愛國精神三位一體的組合形態相當長時期一直占據了主流,中國在抗日戰爭期間開始把端午節定為詩人節也是這種背景下的產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郭沫若編寫的話劇劇本《屈原》被中國共產黨用於宣揚愛國主義,且更強調其鬥爭精神及深入民眾、關心百姓疾苦的方面,把屈原事跡與中共提倡的無產階級革命思想連繫起來,端午節紀念屈原的意義在中國大陸除了在文革時期一度沉寂,文革後至今,端午紀念屈原之俗仍然被中共用於增強國民愛國精神[49]。而於港澳、台灣及海外華人地區,則是沿襲南朝以降的思想,把屈原視為歷史上的偉人及悲劇人物來紀念[2][55][18]。
亦有說端午是紀念春秋時期楚國人伍子胥,子胥父兄均為楚平王所殺,於是投奔吳國,協助吳王闔閭即位破楚。闔閭與越王勾踐作戰陣王,夫差繼位吳王,攻陷越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伍子胥反對,建議徹底消滅越國。後被奸人伯嚭所害,夫差賜死伍子胥,子胥自殺前留下遺言,希望能把他的眼睛挖出來掛在城門上,好看著越軍滅掉吳國。夫差聞言大怒,令以皮革包裹子胥屍體,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吳地人傳說伍子胥因而化為河神,故於端午節祭拜伍子胥,粽子也是奉獻給伍子胥的祭品[23][88][24]。
東漢之後又有了紀念孝女曹娥的意義,據《後漢書·列女傳》及《會稽典錄》載,曹娥為會稽上虞人,父親曹盱為巫祝,於漢安二年(143年)端午節在江邊迎水神伍子胥時掉進江中溺死,當時十四歲的曹娥沿江不斷痛哭,十七日後投江而死。[23][89][90][18]。
又有端午紀念介子推之俗,流行於山西,《琴操》記載介子推於五月五日抱木焚死,晉文公為了哀悼他,就下令五月五日不得舉火[91]。近代又因為清末革命烈士秋瑾於五月五日就義,端午節又被賦予紀念秋瑾的意義[92][3]。
福建南安、台灣台南又有把鄭成功的忌日與端午節合併傳習而成之俗,傳說鄭成功逝世之前一年的四月攻取了赤嵌城,再圍攻安平城堡,這段時期鄭成功的軍隊並無自攜糧食,於是徵購民間糧食,以致民間無米作粽過端午,人們就用番薯粉加上當地出產的牡蠣、蝦、糖、花生製成煎䭔[註 1]代替粽子,而鄭成功於翌年端午前後去世,依俗不得做粽,而平日不缺米糧,就以米來做煎䭔。南安縣為鄭成功故鄉,當地端午節也吃煎䭔,還有「煎䭔可以補天」、「煎䭔可以滅蚊」的說法,或與反清復明有關[16]。

立蛋或錢幣


立蛋

主條目:立蛋

中國大陸南方部份地區及台灣在端午有立蛋或錢幣的習俗,每到該日正午,民眾會爭相把蛋或錢幣直立於地板,據說端午節陽氣最重,可使雞蛋直立,只要能立者,代表吸取了天地的陽氣,會得到一年的好運[64]。有傳言則指端午節時太陽直射北半球關係,太陽引力與地心引力相互拉扯,形成兩股反方向力量,使得蛋和錢幣容易直立起來[93],但這是偽科學說法[94]。近年除了蛋和錢幣,還會立其他物品,如橄欖球、瓜類等,無所不立[95]。近年還有人立其他物品,從瓜類至橄欖球、汽水罐等,可謂無所不立[95][96][97]。

禁忌

由於端午為「惡日」,傳統上認為這天諸事不宜,無論是結婚、訂婚、搬家、開業、開工、建造、裝修等吉事,還是喪事、探病、住院等事,都避免在端午節進行。尤其忌諱在這天生孩子,傳說這天出生的孩子會對父母有害,稱為「五月子」,被視為不祥人[98],因此傳統會避免孩子在這天出生,古代還有把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丟棄的陋俗。《史記·孟嘗君列傳》就記載五月五日出生的孟嘗君田文出生時,其父田嬰就想丟棄他,而他母親偷偷把他養大,他才得以長大成人[99]。此外《西京雜記》和《宋書》也分別記載五月五日出生的王鳳和王鎮惡剛出生,父母曾一度考慮遺棄的事[100][101]。直至現代,仍有部份人認為這天出生的孩子沒福氣,但大部份人已經沒這樣的忌諱[102]

食俗


粽子是華人端午節的代表食品


粽是各地華人於端午節所吃的食品[3],近世所見的粽子是古代中國北方的角黍和南方的筒粽互相影響、融合而成。晉朝初年開始有固定在端午節吃角黍的記載,當時民間食用的角黍是用蘆葉裹高粱米做成的[26][103]同時也是一種祭品,製成角狀,意義是祈求傳宗接代。後世的北方粽餡料常包括紅棗、栗子等,亦有傳宗接代的意義。南方的筒粽是把大米放入竹筒中炊煮而成的,除食用外也用於祭祀。南方稻作區常常祭祀水神,而傳統上龍被視為水神,故人們常用筒粽祭龍,其中一種方式是把筒粽以飼蛟龍,也是越人祭龍的古老活動。而這時角黍和筒粽已開始混同,統稱為粽[104]。南朝梁時端午開始有了紀念屈原的意義,於是粽子也成為祭屈原的祭品,食粽也有了紀念屈原的意義,且演繹出蛟龍竊食筒粽,因蛟龍懼怕楝葉、彩絲,故祭祀屈原的筒粳要塞上楝葉,纏上五彩絲[65]。至唐代,粽子已經成為節日和市場上的美味食品了,也常用五色彩絲綑紮,稱為「百索粽子」[105]。當時流行的粽子多種多樣,其中一種叫九子粽,用彩線將九個粽子扎在一起,常見於唐詩中[106][107]。唐代以後,端午食粽子的民俗歷代傳承下來。歷經多朝後,粽子的風味和粽餡的種類更形多樣了,如明代有以艾葉浸米而成的「艾白粽」,清朝宮廷用奶酪浸米一夜後煮成的「奶子粽」和乾隆年間出現的「火腿粽子」。直至現代,吃粽子已成為華人過端午節的標誌風俗,人們端午節常以粽子為禮物,粽子的品種、花色都日益繁富,形狀、用料和餡類亦按各地的飲食習慣和口味而有所不同[65],而粽諧音「中」,又有科舉高中的吉祥寓意[93]。而粽子的主料糯米能補中益氣和治療脾胃虛寒,常見的粽子餡料紅棗能補脾益胃,而包粽子的葦葉、竹葉能清熱利濕,荷葉還能和胃寧神,因此吃粽子也有養生之目的[14]。

「五」相關食品

不少地區皆有於端午節吃以「五」這數字統稱的五種食物,以應「重五」之「五」。江浙及黃山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108]。五黃指黃瓜、黃鱔、黃魚、鹹鴨蛋黃、雄黃酒,而現代有些人會以黃酒取代雄黃酒。黃魚、黃鱔補中益氣,用於脾胃虛弱;黃瓜清熱解毒,生津止渴;黃酒驅寒祛濕,用薑絲煮黃酒更增強暖胃效果。由於黃色食物大都具有養護脾胃的功效,因此民間有黃色可以解毒制煞的說法並不完全是迷信,也包含了按節令保健養生的意識[14][58][53]。此外江南部份地區又有吃「五紅」的習俗,各地的「五紅」並不完全相同,但都是夏季的時令食品。如高港地區的五紅是紅燒黃魚、紅燒豬肉、莧菜、鹹鴨蛋和河蝦,南京則是烤鴨、莧菜、紅油鴨蛋、龍蝦、黃鱔,[109][110],而以蘇州為代表的江南水鄉則於端午吃「五白」,即白切肉、白斬雞、白豆腐、白蒜頭、茭白[111]廣東、香港等地區有吃五豆粥(或稱五色豆粥)的習俗,傳說可以辟邪。而根據中醫學,五色豆有清熱解毒、健脾胃之效[112]。江西有早餐吃「五子」的習俗,即粽子、包子、雞子(雞蛋)、菓子(藠頭)、蒜子,亦有「五子登科」之寓意[113][88]。

其他


鹹鴨蛋是大江南地區常見的端午節食品

此外,還有很多地區有當地特有之特色端午食品。福建南安、晉江、台灣台南有吃煎䭔的習俗,有說是把鄭成功的忌日與端午節合併傳習而成之俗,也有說是因為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在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台灣又有吃桃、茄、豆,寓意健康長壽。福建有吃時令的楊梅、桃、李、枇杷,並用來供奉祖先。河北、北京人相信端午吃黑桑葚可以避免吃到蒼蠅,又有吃五毒餑餑之俗。廣西人端午節會吃肉膾、糯米、苦瓜,故當地又把端午節稱為苦瓜節[114]。浙北端午節還吃「天師印豆腐」,豆腐上印上鍾馗像。江蘇端午午宴有吃「十三紅」的習俗,即十三種紅色的酒菜,包括四果(櫻桃、紅蘿蔔、紅枇杷、紅黃瓜)、四碟(鹽水大蝦、火腿片、餚蹄、紅黃鹹蛋)、四菜(紅燒黃魚、紅燒獅子頭、紅燒鵝、紅湯下瓢兒粉)和雄黃酒[52][53][16][1]。廣東、港澳等地區會在吃粽子時配布渣葉茶以消滯[115][116]。大江南地區端午節食品常包括鹹鴨蛋。在部分晉語地區盛行吃餾米,餾米即黃米(黍)蒸製的米飯[64]。部份地區會吃綠豆餅,江西南昌人會吃茶葉蛋,陝西人端午節則必食哨子麵,河南、浙江等地的農村端午節以大蒜和雞蛋一起煮做成早餐,浙江溫州端午節有一種薄如絹帛的半透明餅,用綠豆芽、韭菜、肉絲、蛋絲、香菇等作餡,捲成圓筒狀來吃。甘肅民勤縣一帶端午節蒸一種製成扇子狀的麵食「麵扇子」,據說源於贈扇習俗。[117][118]在合肥地區端午要吃鱔鱉,叫 「箭杆黃鱔馬蹄鱉」,懷寧一帶要吃用精麵粉和酒釀,放青桐葉或荷葉上,經過發酵後蒸熟的「端午粑」,就是,甜美清香。和縣一帶把端午節午飯要喝麥酒,吃鰣魚、干鵝等,稱為「賞午」[108]。

各地特色

香港


香港島赤柱的端午龍舟競渡

端午節於香港主要是舉行龍舟競渡、使用龍舟進行祭祀儀式、游龍舟水以及吃糉子等。古代香港與深圳同屬新安縣(後改為寶安縣),南宋末年以降亦有與深圳相同的扒皇舟習俗,後來同樣因為扒龍舟變成速度競賽而不再於舟上設羅傘[147]。香港漁民扒龍舟習俗也有悠久歷史,從前端午節是他們一年辛勤工作裡的一項點綴和輕鬆的好機會,他們相信龍舟具有靈性,扒過龍舟會全年順景,身體健康[148]。而香港最早有紀錄的端午龍舟競賽是在1919年於東區北角七姊妹泳棚附近舉行,之後一直維持至香港日佔時期才停辦。日佔時期結束後,由於七姊妹泳棚一帶進行填海工程,不能再舉辦大型龍舟賽,只有一些漁民自發舉行的小型競渡,部份人就轉往其他地區如柴灣、筲箕灣等。後來更舉辦國際龍舟賽事。20世紀中期開始有非華裔人士參與,例如赤柱於1960年代後期已開始有外籍人士參與龍舟賽。於1976年香港旅遊協會以及香港漁民聯會開始於端午節後舉辨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並將龍舟推廣成國際體育運動。龍舟比賽於香港亦為官民同樂的活動,於英屬香港年代已有政府官員為比賽進行主禮以及頒獎等,而此於香港主權移交後仍一直保持。現時香港不少地方均於端午節當日舉辦龍舟比賽以及利用龍舟祭祀還神,並會於電視直播部分賽事。香港端午節多個地區皆有龍舟賽,包括香港仔、淺水灣、長洲、蒲苔島、南丫島榕樹灣、屯門、沙田城門河、大埔吐露港等,而於每次的龍舟賽前均會舉行「放紙龍」儀式,祈求平安[149]。
大嶼山大澳的在別具特色的端午遊涌習俗,始於19世紀,並於2011年被列為香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78],現時這項活動由大澳三個傳統漁業行會包括扒艇行、鮮魚行和合心堂舉辦,五月初四早上,人們會前往大澳各主要廟宇請神,端午節當天早上會把神像放在龍舟上巡遊各水道,沿岸居民焚香拜祭,巡遊完畢就會送神回廟[150]。香港的西貢、大埔、香港仔等地部份村落則有午夜划龍舟紀念宋帝昺的習俗,這些村落的是由惠東七姓村的後代建立,沿襲了祖籍地的習俗,當地又稱為「扒祖先」、「鬼龍舟」[80][81]。
除了吃粽子、爬龍舟外,有些人還會選這天去游泳,稱為「游龍舟水」,人們相信游龍舟水有祈福、改變運程及辟走邪氣等作用,可帶來好運,這種說法認為游龍舟水時厄運和邪氣會在水中停止下來。另一方面又因為龍屬土,土剋水,水為財,游龍舟水亦有助吸收財運[151]。這天香港各泳灘和泳池都擠滿游龍舟水的弄潮兒[152]。

臺灣


宜蘭縣蘇澳鎮南方澳內埤海邊的端午划龍舟


2011年端午節的新竹南寮舊漁港,可見眾多攤商、人潮、龍船和各式車輛。

主條目:臺灣端午節

早年漢人定居台灣,同時帶來端午節的習俗。由於台灣地處亞熱帶,早期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常因為多無法適應當地氣候而死於瘴癘時疫,端午這個以驅疾避疫的節日也就受到當地漢人重視。最早關於台灣漢人過端午的文字記錄載於清朝的文獻。[153]
台灣漢人傳統上於端午節清晨會「送蚊」,先燃燒稻梗熏室,然後把楮錢放在路旁,並在門楣上懸蒲艾和插稻草,認為可以避蚊蚋,又會插代表老當益壯的榕樹枝,民間又有「插榕較勇龍,插艾較勇健」說法。[154],學生會送紅包給老師,老師則送學生扇子。居喪中的家庭不包粽子,而是由親友贈送,稱為「送節」,喪家則以糖為回禮。農家會把稱為「福金」的一種金紙穿在竹竿上插在田間(代表土地神神位),他們相信可以防害蟲。也有些人會用鹽醃紫蘇葉和蕃石榴葉做一種叫「鹹茶」的藥茶。又有在端午節打石戰的習俗,但因為常造成嚴重傷亡,在日治時期被政府視為「蒙昧惡俗」而禁止,逐漸式微[87]。
與其他華人地區一樣許多人會在端午節穿紅色的東西以代表幸運的東西,台灣端午節賽龍舟和繫五彩縷的習俗,當地人把划龍舟稱為「扒龍船」,把五彩縷稱為「神煉」。各地都有具備本土特色的扒龍船活動,其中宜蘭縣的二龍村龍舟競渡於2001年(民國90年)已被中華民國觀光局列為「國家十大民俗節慶活動」,而官方也會於各地舉行龍舟競賽,知名的龍舟賽會場有新北市碧潭、宜蘭縣冬山河、彰化縣鹿港鎮吉安水道、台南運河與高雄市愛河等[76]。臺中市南屯區的犁頭店有端午穿木屐躦鯪鯉的習俗,現在已發展成一種趣味競賽。台灣端午節還有打「午時水」的風俗,認為端午當天「中晝」(中午)是全年陽氣最盛的時刻飲用午時水可強身健體、驅除百病,加入了香茅、艾草、菖蒲等驅邪植物,另外當天以午時水洗艾草水稱為「沐午時水」,同樣也有防毒健身的效果。而當地傳說臺中市大甲區鐵砧山的劍井是當年鄭成功插劍禱泉的地點,而自又相傳鎑砧山盛産各種靈藥仙草,於是劍井午時水的功效就被傳說得神奇無比,又傳說端午節正午可以在井中見到鄭成功的劍影,見到劍影的人全年必無災厄[1][76]。
除粽子外,台灣人端午節還會吃桃李、茄子及菜豆,一般認為是代表健康長壽,當地俗話說「食茄吃到會搖,吃豆吃到老老」。但苗栗客家人則認為李子象徵子孫繁衍和可以預防中暑,吃長豆是因為長豆形狀像蛇,吃了就不會被蛇咬,吃茄子則可預防蚊子咬[註 2]。粽子方面南北各有特色,而客家人的粽子還分鹼粽及鹹粽。鹼粽用來祭祀,鹹粽則純粹用來解饞[1]。

harv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建中校友錄
維基百科介紹:
以下收錄畢業自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暨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附設高級進修補習學校(建中補校,已裁撤)之著名校友。

學術教育

諾貝爾獎得主

丁肇中: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圖靈獎得主

姚期智:2000年圖靈獎得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北京清華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國外著名學術組織榮譽

郝慰民:「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IPCC)成員,美國大氣科學家。

杜維明:現任哈佛大學燕京學社社長,美國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陳定信: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醫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舒維都:麻省理工學院電機工程與計算機科學教授兼電腦科學及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2008)

詹裕農:舊金山加州大學生物物理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夫人葉公杼

施敏: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講座教授、美國國家工程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胡正明:台積電技術長、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盧超群: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鈺創公司董事長

毛河光:美國卡內基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員、中央研究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海外院士

中央研究院院士

田長霖:故柏克萊加州大學校長

張光直:故中央研究院副院長、考古學者、哈佛大學教授

刁錦寰:芝加哥大學 W. Allen Wallis 講座教授、Wilks 紀念奬及 Julius Shiskin 奬得主

李太楓:台灣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美國人文及科學學院海外榮譽院士

沈哲鯤:台灣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前所長

林榮耀: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生化研究所教授

陳垣崇:台灣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林聖賢:台灣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陳建仁:中華民國副總統,前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曾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衛生署署長、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朱國瑞:國立清華大學物理教授、IEEE Fellow

朱敬一: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會計系合聘教授,台灣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曾任中研院副院長

管中閔: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財金系合聘教授,台灣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姚鴻澤: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李德財:台灣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王文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電機系講座教授

鄭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王正中:Professor of Chemistry and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U.S.A.

黃一農: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姚孟肇:美國佛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員、台灣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所長

黃進興: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鍾正明:美國南加州大學病理學系教授

翟敬立:美國賓州大學數學系教授教授

李世昌: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大學校長

郭義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校長

程海東:前東海大學校長、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材料系教授、香港城市大學材料科學講座教授

陳希舜: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校長

張進福: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校長,台大電機系主任,教授、政務委員,兼任臺灣省政府主席,IEEE Fellow

高強:前國立成功大學校長

汪群從:前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校長

莊淇銘: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校長

王國明:前元智大學校長

楊永斌: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校長、台灣大學土木系教授、前台灣大學工學院院長、1992年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美國土木工程學會會士、奧地利科學院院士[1]。

其他

郭斯彥:台大電機系教授、前台大電機系主任,台大電機系特聘教授,IEEE Fellow

陳銘憲:台大電機系教授、台大電信所所長,IEEE Fellow

呂學士:台大電機系教授、台大電子所所長

江簡富:台大電機系教授

張海潮:台大數學系教授[2]、前台大數學系系主任、台灣中小學數學學習領域教科書省定委員、高中95課綱召集人

曹亮吉:台大數學系教授、前台大數學系系主任

趙義隆:台大國企系教授

江炯聰:台大工管系教授

郭瑞祥:台大工管系教授、前系主任、前台大商學研究所所長。

方俊民:台大化學系特聘教授、前系主任。

陳竹亭:台大化學系教授、前副系主任、前化學中心主任

古煥球: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清大物理系教授、前系主任兼所長。中華民國物理學會會士。

夏祖焯:清華大學文學院教授,國家文藝獎得主,土木工程師,林海音、夏承楹之子

黃嘉宏:清華大學工科系教授

杜祖健:國際知名毒物學專家,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名譽教授、杜聰明之子(台北一中)

園部逸夫:日本前最高法院法官,日本女性天皇論提出者,日本立命館大學客座教授(台北一中)

施朝暉(史明):台獨理論家 台灣四百年史作者(台北一中)

戴國煇:故台灣史學者 、台灣主體意識名詞創始者

楊雲萍:故台灣史學者(台北一中)

王道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著名翻譯從業者。

康 樂:故魏晉南北朝史、佛教史學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徐 泓:臺灣明史學者。東吳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曾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教務長、代理校長、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系主任、香港科技大學歷史講座教授。

楊寧蓀:中央研究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黃德華:中研院植物所研究員

林誠謙:中研院物理所研究員

李世昌:中研院物理所研究員

趙 丰: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院院長,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會士。

郎咸平:中國大陸著名經濟學者、香港中文大學和長江商學院金融學講座教授。

單中杰:台灣著名數學資優生,現為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電腦科學系助理教授,[3]著有《微軟陰謀》等書。

江朝國:前臺北大學法律學院院長,曾任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臺灣保險法領域權威。

金慶平:靜宜大學財金系教授

董澍琦:國立中興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逢甲大學金融學院院長

孫維新:現任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兼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曾任國立中央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天文所所長。

花敬群: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研究所,曾任職玄奘大學,現任職德明財經科技大學教授,其兄花敬仁是台北市立松山工農資深數學教師與級任導師。

楊懷文:別名萬梓宣,補教國文名師,曾任國立中興大學管理研究所教授

文化、藝術

作家

白先勇:作家,代表作:《台北人》、《寂寞的十七歲》、《孽子》

東方白:作家,代表作:《浪淘沙》

沈謙:學者,評論家,前空中大學、玄奘大學教授。代表著:《文心雕龍批評論發微》、《修辭學》、《文學概論》、《林語堂與蕭伯納》。

曾昭旭:作家,名教授,前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現任淡江大學教授。

吳祥輝:作家,政治公關公司負責人。代表作:《拒絕聯考的小子》、《芬蘭驚艷》

廖咸浩:詩人,台大外文系教授。

楊照(李明駿):作家、文學評論家和政論家。代表作:《迷路的詩》、《大愛》、《百年荒蕪系列之一:背過身的瞬間》。建青《逍遙遊》發刊辭:「北一女的新書包沒水準」(逍遙遊發刊詞並非出自楊照之手,他只是該期(七十一期)主編,而非該欄位執編)

王文華:作家,代表作:《舊金山下雨了》、《蛋白質女孩》、《史丹佛的銀色子彈》

王添源:詩人、評論家

鯨向海:詩人、作家、精神科醫師。著有詩集《通緝犯》、《精神病院》、《大雄》、《犄角》,散文集《沿海岸線徵友》、《銀河系焊接工人》

嚴瑞祥:音樂學者、教授

馬世芳: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著有《地下鄉愁藍調》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

顧肇森:已故作家

羅葉:(羅元輔)已故作家、作家

羅毓嘉:詩人、作家。著有詩集《青春期》、《嬰兒宇宙》、《偽博物誌》,散文集《樂園輿圖》、《棄子圍城》

電影

楊德昌:故電影導演,代表作:《恐怖份子》,《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麻將》,《一一》(2000坎城影展最佳導演)

賴聲川:電影導演,戲劇學者與工作者,代表作:《那一夜,誰來說相聲》,《暗戀桃花源》,《如夢之夢》,夫人丁乃竺

易智言:電影導演,代表作:《藍色大門》,《危險心靈》

王正方:電影導演,電腦科學家,演員,代表作:《北京故事》,《第一次約會》

何平:電影導演,代表作:《陰間響馬》,《國道封閉》

王明台:電影、電視劇導演,電影代表作:《鹹豆漿》、《戀人》,電視劇:《花樣少年少女》、《東方茱麗葉》、《熱情仲夏》等多部。

楊順清:電影導演,代表作:《台北二一》,《我的逍遙學伴》

陳俊志:記錄片導演 (以拍攝同志紀錄片知名),代表作:《美麗少年》、《無偶之家,往事之城》

鄭有傑:電影導演,代表作:「私顏」,《石碇的夏天》,作品《一年之初》獲2006台北電影節首獎

聞天祥:影評人

李幼新:影評人,近年長期為《破》週報及《世界電影月刊》撰稿。2005年發表短片影像創作《鸚鵡,鵪鶉》。

廣電

魏約翰:知名電視劇製作人,曾任飛達傳播負責人、環球電視總經理特助、中視節目部戲劇總監,1988年至2000年間擔任中視劇場《花系列》單元劇製作人。

藝術與設計

梁秀中:初中部女性校友、前台灣師大藝術學院院長、美術系主任。

姚仁喜:著名建築師

姚仁祿:著名建築師、前大愛電視台總監

新聞

羅國俊:前聯合報總編輯、前聯合晚報社長、現任聯經出版總經理、願景工作室執行長

音樂

呂紹嘉:世界級指揮家

黃東漢:指揮家

黃奕明:指揮家

黃國倫:詞曲創作者與唱片製作人,作品:王菲《我願意》、蘇永康《男人不該讓女人流淚》、辛曉琪《味道》。近年轉戰主持界。

董運昌:國內知名指彈吉他手

蔡藍欽:已故詞曲創作者,作品:《這個世界》

黃心懋:90年代初偶像歌手,作品:《你愛的是我,還是別人》,現任BNI雜誌出版集團(北京)首席執行官

張鐵志:樂評人,著作《聲音與憤怒》、《反叛的凝視》

楊忠衡:樂評人,「音樂時代劇場」藝術總監,「廣藝基金會」執行長

嚴瑞祥:音樂學者、吉他家、魯特琴家

林金毛:嘻哈團體「城市之光」的成員,其中《交大八舍烤香腸》是他的創作代表作。

林忠諭:樂團宇宙人主唱兼鍵盤手:小玉

陳奎言:樂團宇宙人吉他手:阿奎

方奎棠:樂團宇宙人貝斯手:方Q

陳信伯:樂團Hello Nico貝斯手

李詠恩:樂團Hello Nico吉他手兼合成器

陳子鴻:台灣資深音樂製作人和經紀人

葛大為:知名作詞人,曾以蔡健雅[說到愛]入圍金曲獎第23屆最佳作詞人獎。

其他

牛爾:知名美容教主

許博允:新象創辦人,過去 25 年來台灣精緻藝術的重要推手

艾革:超心理大師,哈佛心理學博士,結合心理學、催眠、詐欺、劇場幻術,之跨界表演藝術家,2011年10月6日於上海做行為藝術「重生」

其他

辜啟允:辜振甫之子

李憲文:李登輝之子

賴國洲:李登輝之婿

陳文成:前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統計系助理教授,台灣著名政治命案陳文成命案受難者(已故)

金紀玖:前中華顧問工程司副董事長、力甲營造董事長、台灣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外交醜聞案關係人

張世傑:台灣大學電機系肄業,前總統投顧、一路發投顧董事長,外號「古董張」,股市炒手

尾崎秀實:日本朝日新聞的記者,理查·佐爾格的間諜網一員(台北一中)

陳為廷:學生運動與社會運動人士

熊長旺:任職於台北市雙連教會 (堂會)牧師;2008年於台灣神學院道學碩士班畢業;曾於澎湖西嶼教會、台南公英教會牧會;2009年2月來到雙連教會;現在擔任關懷牧師,負責牧區牧養關懷事工

資料來源
其他

牛爾:知名美容教主

許博允:新象創辦人,過去 25 年來台灣精緻藝術的重要推手

艾革:超心理大師,哈佛心理學博士,結合心理學、催眠、詐欺、劇場幻術,之跨界表演藝術家,2011年10月6日於上海做行為藝術「重生」活埋120小時極限挑戰,創造世界紀錄!

陳彥州:知名網站教主 筆名obov

藝人

蘇有朋:歌手、演員,前小虎隊成員。著有《我在建中的日子》

倪敏然:已故知名演員

乾德門:已故知名演員(本名: 乾德盟),著名作品包括《麻辣鮮師》、《里約大冒險》、《冰原歷險記》系列

包國良:70年代著名電視主持人

辰亦儒:歌手、演員、飛輪海成員、主持人。著名作品有《終極一班》、《公主小妹》、《愛情闖進門》、《我愛幸運七》等。曾在加拿大參加sunshine boy的比賽獲得冠軍。

張天霖:藝人、(補校橄欖球隊)

吳思賢:藝人、模范棒棒堂成員(肄業)

陳博正:藝人(建中補校,已裁撤)

趙舜:藝人

李岳承:演員,在電影《九降風》飾演黃正翰

姚中仁:藝名MC HotDog,饒舌歌手

熊信寬:藝名熊仔,饒舌歌手

錢君仲:演員,在電視劇《新兵日記》飾演葉大同

夏振皓:知名童星,又叫皓皓,青春期後息影專心向學,考上本校,曾為建橄成員。

政治

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首長

馬英九:前中華民國總統、前中國國民黨主席.

賴清德:現任行政院長、前台南市市長、前立法委員

張善政:前行政院院長,曾任首任科技部部長

江宜樺:前行政院長、前內政部長、前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原台大政治系教授

賴浩敏:前司法院院長

錢復:前監察院院長、前國民大會議長、前外交部長

陳金讓:前國民大會議長

關中:前考試院院長、前國民黨副主席

蘇永欽:司法院副院長,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夫人彭鳳至前大法官

蘇起:前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前行政院大陸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

陳師孟:前總統府秘書長

馬永成:前總統府副秘書長

徐慶鐘:前行政院副院長、 台大農業學者、(李登輝的老師)(台北一中)(已故)

吳榮義:前行政院副院長、前總統府資政

周百鍊:前監察院副院長、(台北三中)(已故)

陳新民:大法官(97.10)

余雪明:前大法官

陳俊麟:國安會副祕書長,曾任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張景森:行政院政務委員、曾任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李大維:外交部長、曾任駐加拿大代表、曾任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美代表

李世光:經濟部長、臺大教授

童振源:行政院發言人、曾任行政院大陸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傅棟成:國安會諮詢委員,曾任行政院大陸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簡又新:前外交部長、曾任交通部長、環保署長、總統府副秘書長

王志剛:前經濟部長、外貿協會董事長

林嘉誠:前考試院考選部長、前臺北市副市長

林芳郁:前行政院衛生署署長、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原台灣大學醫院院長,夫人林靜芸

丘宏達:前行政院政務委員、美國馬里蘭大學教授

朱雲鵬:前行政院政務委員、中央大學教授

陳希煌: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台大農經系教授

葉俊榮:前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台大法律系教授

林能白:前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台大工管系教授

胡錦標:前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委員

張進福: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原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校長

葉欣誠: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

沈世宏: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

葉金川:前行政院衛生署署長、前總統府副秘書長、前臺北市副市長

張哲琛:考試院銓敘部長、前國民黨行管會主委、前行政院人事行政局長

蔡式淵:考試院考試委員、前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劉興善:監察院監察委員、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前考試院考試委員

沈呂巡:前外交部政務次長、前中華民國駐英國代表、前中華民國駐美代表

馮寄台:前駐日本代表、前外交部禮賓司長、駐多明尼加大使

陳世芳: 前台灣鐵路管理局局長

宋晏仁: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

王郁琦:世新大學教授、前總統府發言人

趙怡:前行政院新聞局長

金樹基:前外交部次長、駐韓國大使、駐俄羅斯代表

王飛:前外交部次長、駐智利代表

焦仁和:前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前海基會副董事長

重要政黨人士

江鵬堅:民進黨創黨(第一任)黨主席(已故)

黃國昌:時代力量創黨黨主席

洪奇昌:前海基會董事長、前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縣市首長

朱立倫:新北市市長、前中國國民黨主席、前行政院副院長、前桃園縣縣長

林佳龍:台中市長、前總統府副秘書長、前民進黨秘書長、原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鄭文燦:桃園市長、前行政院新聞局長

鄧家基:台北市副市長

許立明:高雄市副市長

史 哲:高雄市副市長

顏純左:台南市副市長、醫師

吳志揚:前桃園市長、國民黨籍立法委員

陳啟昱:前高雄市副市長、前民進黨籍立法委員、台鹽董事長

李鴻源:台大土木系教授、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前台北縣副縣長、前台灣省政府水利處長、前內政部長

李錫津:建中第十二任校長、前嘉義市副市長

蔣聖愛:前台東縣長,國民黨籍,後涉及弊案而消失於政壇.

陳正雄:前基隆市長

中央民意代表

孫大千: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

林鴻池: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第2.3屆國大代表、前臺北縣板橋市市長

帥化民: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不分區)(五省中聯合分部中和分部初中)、陸軍退役中將

黃偉哲: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賴坤成:前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魏鏞: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已故)

盧修一:故前民進黨籍立法委員,夫人陳郁秀

蔡萬才: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富邦集團總裁

洪文棟: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

劉國昭: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

高孟定:前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徐成焜: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

曹壽民: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

陳學聖:國民黨籍立法委員

林鈺祥: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

陳健治: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

王鍾渝: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

陳明真:前民進黨籍立法委員(僑選)

孫國華: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僑選)

林正杰:前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吳東昇:前台灣團結聯盟籍立法委員、台証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陳一新:前新黨籍立法委員、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

其他知名人士

陳長文:理律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前海基會副董事長、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會長

蘇志誠:前李登輝辦公室主任

鄭南榕:台獨實踐者、社會運動者(已故)

石橋政嗣:前日本國衆議院議員、日本社會黨委員長(1983-1986)(台北一中)

周士榆:前最高檢察署特偵組檢察官

林志昇:美屬台灣群島方案代表人物

丁允恭:高雄市新聞局長

軍事

顧崇廉:前國防部副參謀總長、海軍總司令、中華民國駐荷蘭代表、親民黨籍立法委員、海軍退役上將(已故)

鄧祖琳:前國防部副參謀總長、總政戰局局長、行政院退輔會主委、中華民國駐希臘代表、陸軍退役上將

費鴻波:國防大學校長、前國防部副參謀總長、總統府戰略顧問、海軍上將

羅文山:前聯勤副總司令、國防部次長、國民黨前中常委、陸軍退役中將

仝利民:前海軍艦隊司令、海軍副總司令、海軍退役中將

王誼:前國家安全局副局長、陸軍退役中將

羅恆武:前國家安全局副局長、陸軍退役中將

胡家麒:前國防部軍事情報局長、中華民國駐越南代表、陸軍退役中將

馬履綏:前海軍陸戰隊司令、中華民國駐巴布亞紐幾內亞代表、海軍陸戰隊退役中將

高王玨:前海軍陸戰隊司令、海軍陸戰隊退役中將(已故)

帥化民:前國防管理學院院長、陸軍退役中將、國民黨籍立法委員(五省中聯合分部中和分部初中)

韋家慶:前政戰學校校長、陸軍退役中將(五省中聯合分部中和分部初中)

企業

杜逢榮:國泰金控名譽副董事長

杜俊元:華泰電子董事長

曹興誠:聯華電子榮譽董事長

蔡力行:台灣積體電路公司前執行長

李焜耀:明基電通董事長,友達光電董事長

胡國強:前聯華電子董事長兼執行長

焦佑鈞:華邦電子董事長兼執行長

杜書伍:聯強國際總裁兼執行長

盧志遠:旺宏電子總經理

黃崇仁:力晶半導體董事長

宣明智:聯電榮譽副董事長暨矽統科技董事長,台灣記憶體公司(TMC)召集人

陳永正:前微軟公司資深副總裁兼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NBA中國執行長

陳文琦:威盛電子總經理

林子牧:威盛電子副總經理

高次軒:友訊科技(D-Link)董事長(已故)

郭台強:正崴精密公司董事長

陳國和:日盛集團總裁

馬志玲:元大集團總裁

蔡鎮宇:國泰金控,國泰人壽及國泰世華銀副董事長

蔡明忠:富邦金控董事長

蔡明興:台灣大哥大董事長

吳東亮: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董事長

駱錦明:台灣工業銀行董事長

胡定吾:前中華開發工業銀行董事長

張孝威:前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台灣電訊董事長

黃少華:前台灣大哥大董事長

劉維琪:前國立中山大學校長、前寶華銀行董事長,國票金融控股公司董事長

彭蔭剛:中國航運公司董事長

林蔚山:大同公司董事長、林挺生之子、夫人林郭文艷

何壽川:永豐餘集團董事長

陳武雄:和桐化學及賽亞基因董事長

陳盛泉:聲寶公司董事長
陳盛泉:聲寶公司董事長

李國祥:台灣資生堂公司董事長

邰中和:旭揚理財股份有限公司及電子時報董事長,宏碁電腦共同創始人之一。

吳傳輝:思科台灣區總經理,思科第一個本地拔擢的總經理。

張凱鈞:美國協和大學教授,聯速物聯網科創園創辦人。

盧大為:奇摩站(KIMO)(今Yahoo!奇摩)創辦人。

張天立:博客來網路書店創辦人。

徐大麟:最早進入大陸市場的華人創投業者。

蔡政憲:訊聯生技董事長。

周明:「儒林」升大學補習班現任負責人。

沈赫哲:升大學補習班負責人、數學科教師。

張群:升研究所補習班工程數學教師。

林文淵:前 CEO & Chairman of 中鋼公司。

程建中:和碩聯合科技總經理。

孫憶明:澔奇科技及瀚師科技創辦人、中華兩岸移動暨數字學習交流協會理事長。

楊聯財:台灣大學機械系畢業高材生(1988年)、台灣大學機械工程碩士、台灣IBM公司全球資訊科技服務事業部總經理。

趙勁堯:力堯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行易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江世清:商界人士。

連勝武:(1974年-),中華民國前副總統連戰次子。連勝武是鑫鑫資本公司董事長、中盛資本管理執行董事、天津中銀中盛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永豐金證券董事,連勝文參選臺北市長後接手永豐商業銀行董事與連家旗下的富仁投資公司董事長。

王國棟: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碩士畢業高材生,建設公司精英人士。

體育

山本英一郎:日本棒球聯盟會長、亞洲棒球總會會長、國際棒球總會(IBA)副會長(台北一中)(1919-2006)

宮崎剛:日本職棒阪神隊選手,職棒大洋隊監督(台北一中)[4]

蔡辰威:中華台北奧會主席,台北喜來登大飯店董事長

盧彥勳:網球國手,曾為「亞洲球王」,最高世界排名為第33名(2010年1月11日),目前世界排名為61名(更新於2015年2月16日)

陳迪:網球國手

宋定衡:前高爾夫球國手

醫界

黃達夫:和信醫院院長。

陳國和:(1965年)畢業校友。 2015年建中校友會理事長。

王志平(醫師):(1987年)畢業校友。 知名減肥減重瘦身醫師, 於各大電視媒體倡導-- 飲食,運動,醫學,身體,心理,意志 等綜合治療觀念。[5]。

楊敏盛:敏盛醫院總裁。

林丕容:大學眼科執行長。

連加恩:臺灣第一屆外交替代役男,在西非布吉納法索服役。

吳建隆:台北市立中醫院內科主任。

陳聰文:中山醫學大學牙醫系畢業高材生(1990年)、長庚醫院牙科部主治醫師。

其他

辜啟允:辜振甫之子

李憲文:李登輝之子

賴國洲:李登輝之婿

陳文成:前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統計系助理教授,台灣著名政治命案陳文成命案受難者(已故)

金紀玖:前中華顧問工程司副董事長、力甲營造董事長、台灣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外交醜聞案關係人

張世傑:台灣大學電機系肄業,前總統投顧、一路發投顧董事長,外號「古董張」,股市炒手

尾崎秀實:日本朝日新聞的記者,理查·佐爾格的間諜網一員(台北一中)

陳為廷:學生運動與社會運動人士

熊長旺:任職於台北市雙連教會 (堂會)牧師;2008年於台灣神學院道學碩士班畢業;曾於澎湖西嶼教會、台南公英教會牧會;2009年2月來到雙連教會;現在擔任關懷牧師,負責牧區牧養關懷事工

資料來源



harv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經濟部人員調動報導
http://www.moea.gov.tw/mns/dop/news/News.aspx?kind=1&menu_id=2511&news_id=35468
經濟部人員調動
經濟部次長及工業、能源、投資部門人事調整
種類:即時新聞  發布單位:人事處  發布日期:2014-02-11 上午 11:42
配合行政院人事異動,經濟部政務次長梁國新調任行政院顧問,由經濟部常務次長杜紫軍接任政務次長;經濟部工業局局長沈榮津陞任常務次長;行政院顧問吳明機調任工業局局長;文化部參事連玉蘋調任經濟部投資業務處處長;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王運銘陞任局長。

新任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吳明機,民國57年出生,美國南加州大學馬歇爾管理學校企業管理碩士、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78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電子工程類科及格,歷任經濟部工業局科長、副組長、組長、經濟部技術處副處長、處長、原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務,於102年6月3日起擔任行政院顧問,行政經驗豐富、嫻熟產業科技輔導與發展,年輕有為、歷練豐富,經濟部特借重其出任該部工業局局長,以推展落實產業升級之工作。

因業務需要,經濟部投資業務處處長邱一徹調經濟部駐外機構經濟參事,新任經濟部投資業務處處長連玉蘋,民國58年出生,中興大學經濟學系畢業、美國懷俄明大學國際關係碩士,80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二級考試經濟行政及格,歷任經濟部工業局技士、科員、專員、科長、副組長、組長、文化部司長等職務,現任該部參事,具產業政策規劃及執行長才,由其出任投資業務處處長,有利投資業務之推展。

經濟部能源局局長歐嘉瑞退休,新任經濟部能源局局長王運銘,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系畢業、國立交通大學運輸工程研究所碩士、79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企業管理及格,歷任經濟部能源委員會科長、視導、副執行秘書、執行秘書及能源局副局長等職務,具能源管理專才與領導能力,長期在能源領域深耕有成,由其出任局長,有利我國能源之穩定與節能減碳能源政策之推展。
值此政府戮力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產業升級轉型之際,上開人事安排皆為一時之選,期使打拼經濟,提升國際之競爭力,全民有感。

人事處發言人:吳基安處長
e-mail:cawu@moea.gov.tw
辦公室電話:02-23412803
行動電話:0988573655

harv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2016042205
福利部資料:
因應我國日益攀升之登革熱疫情與國際茲卡病毒感染症威脅,行政院指示跨部會合作,分別於臺南市及高雄市,設立「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並於今(22)日上午由行政院院長張善政舉行揭牌儀式。該中心係以「防疫作戰帶領研發」之執行策略,統合相關資源網絡,完備中央及地方之防疫研究能量,共同建置在地化之蚊媒防疫體系,捍衛民眾健康。
為強化中央結合地方政府防疫能量,避免今年登革熱疫情擴大,行政院於今(105)年2月15日,由政務委員鐘嘉德召開跨部會會議,研商籌設國家蚊媒傳染病研究機構相關事宜,在執行策略上,短期規劃由衛生福利部所屬之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在現有研究能量上,結合國內具有登革熱防治實務經驗的專家學者,先行成立「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並進駐台南市及高雄市,優先協助臺南、高雄及屏東三縣市提升防疫效能;長期規劃則朝向在南部地區設立專責研究機構。

harv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ine的爭論2015112005
T說不看Line的群組,有人建議不看,幹嘛加入,甘脆退出。聚餐以Line聯絡,不看不回更不理!有人聽了很受傷,不看有這麼嚴重1

harv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程機器

台語讀法: 零夠車
解釋: 在工地小搬運使用的獨輪車。

台語讀法: 麥機沙
解釋: 攪拌機(場拌混凝土機)

台語讀法: 夏吧
解釋: 鏟土車

台語讀法: 清仔車
解釋: 有吊臂裝備的貨斗車

台語讀法: 漏啦
解釋: 壓路機,或是泛指壓路的夯實過程


---------------------------------------------

室內工程:

台語讀法: 希利康
解釋: 防水填充材料

台語讀法: 膨拱
解釋: 因材料膨脹而產生的中空現象

台語讀法: 泰魯
解釋: 磁磚

台語讀法: 美麗亞
解釋: 木合板

台語讀法: 添ㄅㄥˊ
解釋:天花板

台語讀法: 燙俗
解釋:衣櫃

台語讀法: 哈媽ㄎ一
解釋:踢腳板

台語讀法: 雷扣喇,咪尼壓幫
解釋:美耐板

台語讀法: 阿魯米
解釋: 鋁金屬

台語讀法: 麻吉
解釋: 牆壁水泥粉光的標準標記又稱「標準餅」,
以此標記得知施工時粉光厚度的多寡

台語讀法: 西阿給
解釋: 水泥粉光(日文原意:完成前的工程.)

台語讀法: 哈利
解釋: 樑

台語讀法: 歐多利吧
解釋: 樓梯平台

台語讀法: 嘻沙西
解釋: 遮陽板

台語讀法: 親ㄍㄣˋ給
解釋:輕鋼架

台語讀法: 吊搞(吊猴)
解釋: 用於高處的吊架吊裝設備

-----------------------------------------------

室外工程:

台語讀法: Ki 阿
解釋: 標明土地界址用的木樁

台語讀法: 速僅
解釋: 放樣工程

台語讀法: 歪阿縮
解釋: 鋼索

台語讀法: 阿恩卡
解釋: 鋼筋的彎鉤

台語讀法: 雷魯
解釋: 鋼軌樁

台語讀法: 南媽控,拉嗎控
解釋: 預拌混凝土

台語讀法: 梅呀另古
解釋: 軸承

-----------------------------------------------

工程材料或工具

台語讀法: 卡多羅庫,卡達摟古
解釋: 商品目錄簿,型録

台語讀法: 厚速共
解釋: 塑膠水管,軟管的意思

台語讀法: 巴魯
解釋: 拔釘器

台語讀法: 片吉
解釋: 老虎鉗,鉗子

台語讀法: 樓賴吧
解釋: 螺絲起子

台語讀法: 斯癲雷斯
解釋: 不銹鋼

台語讀法: 白鐵仔
解釋: 鍍鋅不銹鋼

台語讀法: ㄟ波西
解釋: 樹脂

台語讀法: 巴達
解釋: 模板支撐木棍

台語讀法: 速巴拉
解釋:4X8尺的板子

台語讀法: 卡沙
解釋: 帽狀裝飾物

台語讀法︰哇夏 (wa sya)
英文︰washer
解釋︰ 螺絲墊圈。

台語讀法: 巴爹利
解釋: 電池

台語讀法: 三搜
解釋: 乙炔熔接,來自氧氣的日文"酸素"

台語讀法: 希阿,黑鐵
解釋: 鑄鐵;生鐵

台語讀法: 麻魯姆
解釋: 閥 ;水管中間的開關

台語讀法: 天麻(ㄎㄢˋㄇㄚˋ)
解釋: 物體的頂端

台語讀法: 定尺
解釋: 規定或約定尺寸的建材

台語讀法: 模哭斯
解釋: 接線盒

台語讀法: 福鍊吉
解釋: 法蘭

台語讀法: 爬ㄎ一ㄣˋ(king)
解釋: 兩物接合間的墊片,墊物

台語讀法: 空不雷沙
解釋: 空氣壓縮機

台語讀法: ㄟ呀
解釋: 空氣氣源

台語讀法: 不雷卡
解釋: 無熔絲斷路器

台語讀法: 太魯
解釋: 瓷磚

台語讀法: 水秤
解釋: 水準尺或水準氣泡管

台語讀法: 線答
解釋: 砂輪機(多指手持式的)

台語讀法: 扶練答
解釋: 手持園盤切割機

台語讀法: 貼布吸入
解釋: 止水帶,止洩帶(接水龍頭那種白色類似膠帶捲的東西)

台語讀法: 點輝跛(電火布)
解釋: 電氣絕緣膠帶

台語讀法: 點估(電龜)
解釋: 電銲機

台語讀法: 阿嚕夢
解釋: 氬銲機

台語讀法: 壁虎(台語念ㄅ一ㄚㄏㄡˋ)
解釋: 膨脹螺絲

------------------------------------------------

工程人員:

台語讀法: 落卡達
解釋: 泛指混凝土車押送人員

台語讀法: 外部
解釋: 放樣工人

台語讀法: 布羅庫
解釋: 墊鋼筋的小石塊;有時泛指水泥製品的製造商

-------------------------------------------------

工程過程及規格等

台語讀法: 阿縮比
解釋: 預留二者之間的間隙,或是泛指兩事或兩物間有"空間"意思

台語讀法: 嘿麥,有的人念嘿唄
解釋: 平方公尺

台語讀法: 速底
解釋: 讓工人能放樣所打設的一層薄混凝土層

台語讀法: 摩令估
解釋: 地工工程中鑽掘的機器,鑽掘樁


台語讀法: 速拉不
解釋: 結構體中樓板的統稱(slab)

台語讀法: 出盹
解釋: 做突出物

台語讀法: 碰共(膨管)
解釋: 因為材料的膨脹而產生中空凸起的現象


台語讀法: 叩敗
解釋: 傾斜坡度

台語讀法: 棒共 (放管)
解釋: 包商工程做一半就停工後就失去聯絡了.刻意百爛不想繼續做下去的意思

台語讀法: (台語數字)仙,(ㄙㄟˋ)
解釋: (台語數字)公分

harv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T-3教練機事件簿20150922中午
AT-3教練機事件簿20150922中午空軍官校編號0851AT-3教練機在南投縣信義鄉馬博拉斯山附近空域進行儀器飛行訓練時突然失聯,搜救在2015092606尋獲飛機残骸及兩名飛官少校王勁鈞32屏東人空官95年班雷虎小組成員已婚、中尉黄俊榮23歲,雲林斗六人官校103年未婚的遺體。

harv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請慢慢閱讀慢慢體會!

三分醉的女人會打開話匣子,
七分醉的男人會打開皮夾子。

女人以撒嬌征服男人,
男人以撒錢征服女人。

戀愛時女人會裝模作樣,
結婚後男人會裝聾作啞。

戀愛時男人包吃包用,
結婚後女人包山包海。 

戀愛時最好亮王牌,
結婚後最怕掀底牌。 

情人掉淚會心疼,
老婆掉淚會心煩。

女友的叮嚀如沐春風,
老婆的叮嚀如耳邊風。 

傳統的女姓很會炒菜,
現代的女性很會炒飯。

婚前聊天話題都是新鮮事,
婚後聊天話題都是新台幣。

婚前女人會用激將法,
婚後男人會用障眼法。 

婚前吃個飯眉來眼去,
婚後吃個飯走來走去。 

婚前吵架是良性溝通,
婚後吵架是狗屁不通。 

婚前談情分秒必爭,
婚後談錢分毫必爭。 

婚前天天情人節,
婚後天天勞動節。

婚前男人像衛兵,
婚後女人像憲兵。 

婚前一夜到天亮,
婚後一覺到天亮。
 
婚前相看兩不厭,
婚後越看越討厭。 

婚前把愛說出來,
婚後把錢拿出來。 

婚前糊里糊塗,
婚後一清二楚。 

婚前是全自動,
婚後是叫不動。

你中幾招,快說~~~ 󾇛󾇛󾇛

harv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立於19860928,多了一個政黨!

harv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市市長信箱,於2015年2月3日改名為市政信箱!

harv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晚開始就實施擴大臨檢
請各位朋友千萬不要酒後駕車
警察局擴大臨檢日期:
1/13:19~23時
1/16:20~24時
1/20:21~01時
1/22:19~23時
1/24:21~01時
1/28:19~23時
祝大家行車平安

交通違規開始罰很重,祝大家平安!
本月20 日開始紅燈右轉罰$ 5 4 0 0 ,三次 馬上吊銷駕照...,請看以下重罰項目:
有 車 沒 車的 人都要看 ,本 月2 0 日 開 始 ,再提 醒 各 位 注意 ! !
收到後記得轉發給親友們,( 交通警察準備向全國違規人 . 徵收年終獎金! )本月 2 0 日起,馬上開始罰了 不管你是騎機車 或者是開汽車 的 ---請注意!!
全國(Taiwan)將實施紅燈越線處罰條例,凡是在等待紅燈時 超出白色禁止越線者馬上處以900元的罰金。
還有紅燈右轉 $ 5 4 0 0元(這是目前交通警察的重點工作之一) 注意喔!!!
本月2 0 日起,沒有車的人,通知一下有車族吧!趕快通知你的親朋好友吧!最好印一張,能提醒自己。
1 .闖紅燈由1 8 0 0-3 6 0 0元,調為3600 - 7200 元
2 .超速由1200-2400元,調為6000!+ 每超速 1公里 加罰100 元!!若限速 60,你開80 ,則需付 8 0 0 0!

harv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13 Tue 2015 12:20
  • 雙規

在規定的時間、地點,說明涉案案情。

harv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善待老人,人人都會變老
1歲孩子把屎尿拉在褲子裡往往會被原諒,而80歲的老人則會被責備,1歲的孩子有人會餵養,80歲的老人却擔心没人贍養。孩子怎樣成長,老人就怎樣退化。他們没有“癡呆”,只是回歸孩子的狀態。當他們忘記往事,忘記如何吃飯,忘記如何說話,請耐心對待。這就是生命的輪回,這是上蒼給子女們回報父母的機會,我們應該珍惜。發起建議,不要點讚,只求轉發,百善孝為先!善待老人,因為我們都會變老。

harv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年有四奇:



1. 兩頭春,

2. 閏九月,

3. 元宵遇上情人節,

4.384 天。



① 兩頭春:

2014 、2015 年立春都是2 月4 日,馬年從2014 年1 月31 日到2015 年2 月18日,有兩個立春,(關

鍵詞)~雙春年宜嫁娶;



② 一生難逢閏九月:

本世紀只有這一次閏九月,

下次是2109 年!



③ 元宵節恰逢西方情人節,

下次是2033 年。



④ 共計384 天,

比蛇年多29 天。



2014 年,有五個神一般的星期五哦!

2014/4/4 ,星期五;。

2014/6/6 ,星期五;。

2014/8/8 星期五;。

2014/10/10 ,星期五;

2014/12/12 ,星期五;



好神奇!

轉發的人今年384 天都會財源滾滾。

好運當頭!

不管你們信不信,我轉了!

看完轉發:

過了1 小時必須翻身

天蠍座(大筆進財)

金牛座(病痛痊癒)

獅子座(鹹魚翻身)

雙子座(財情兩收)

巨蟹座(財源廣進)

處女座(鹹魚翻身財情亮收)

天秤座(貴人出現)

射手座(財源滾滾)

白羊座(訂單大增)

魔羯座(財運大旺)

水瓶座(艷遇發生)

雙魚座(事業超順)



最近不順的金牛、處女、天蠍、摩羯、天秤、水瓶、巨蟹48 小時內轉發,2014 年就會一@送給您2014年最有深度的10句話!

看看您領悟了幾句?

【第一句】被恨的人沒有痛苦,恨人的人卻終將遍體鱗傷,所以,絕不去恨人。

【第二句】緣分是本書,翻得不經意會錯過,讀得太認真會流淚。

【第三句】不同傻子爭辯,否則就搞不清誰是傻子了。

【第四句】學歷是銅牌,能力是銀牌,人脈是金牌,思維是王牌。

【第五句】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

【第六句】錢有兩種:花掉的是錢,是財產;沒花掉的是“紙”,是遺產。

【第七句】把脾氣拿出來,那叫本能;把脾氣壓下去,那叫本事。

【第八句】管好自的嘴,"良言一句三冬暖,傷人一語六月寒” 敏事慎言,話多無益。

【第九句】這個世界,有兩件事我們不能不做:一是平心靜氣趕路,二是停下來看看自己是否擁有一份好心態~好心態是一生的好伴侶,讓人愉悅健康。


【第十句】人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應該珍惜,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與各位好友們分享!~

@天氣冷了、送你一棟小屋。

~地址是:缘份省.愛情市.相愛街.思念路.1314巷*520號~

房東是你愛的人.

租期是對你一生的愛。

@ 要發給23個好友

~包括我喔! * ! ^ ~ @

玫瑰花是香的.

棒棒糖是甜的.

因為有你這個朋友才是幸福的! ~ ^ ! ^ ~

想起誰.……

發给誰!

也包括我喔!

發给十位在線好友

如果有:

一位回覆: 一定珍惜.

兩位回覆: 兩者互勉.

三位回覆: 生生發發.

四位回覆: 四海會友.

五位回覆: 五福臨門.

六位回覆: 六六大順.

七位回覆: 七星拱照.

八位回覆: 發財立品.

九位回覆: 天長地久.

十位回覆: 十全十 (flower)(sun)(fourleafclover)這個月是觀音菩薩出家月,福、祿、壽、喜、財,各路神仙來保佑你,你要傳給六個好友,四天後一定有好運,如删除或不傳,一年都不順,傳吧,滿準的。

harv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0項。居家樓梯6cm。

harv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月29日選上市長。
12月25日上任,3不,不住官邸,不搭公務車。
12月30日拆違建,引爆5億加班費及9億i交通費的爭議。

harv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5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