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鬼谷子
H:鬼谷子,詭術。多看、多想、多寫、多讀是學好作文的不二法門。萬書皆為我所讀,萬物皆為我所用。讀一書知一事,人生更美滿。20230303W5

網路資料:
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魚。其伺言也,若聲與之響;其見形也,若光之與影。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針,舌之取燔骨。
【譯文】要想學習情況,要先從自身開始,僅有了解了自身,隨後才能把握別人。對別人的把握,如同比目魚相同沒有間距;把握對方的觀點如同聲音與迴蕩相同相符;一目了然對方的情形,如同光和影子相同不走樣;偵察對方的言語,無外乎如同用磁石來汲取針,用舌頭來獲得焦骨上的肉相同防患於未然。

故與智者言,依於博;與拙者言,依於辯;與辯者言,依於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高;與貧者言,依於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於敢;與過者言,依於銳。

【譯文】所以與智者談話,就要以淵博為原則,與拙者說話,要以強辯為原則;與善辯的人談話,要以簡要為原則;與高貴的人談話,要以鼓吹氣勢為原則;與富人談話,要以高雅瀟洒為原則;與窮人談話,要以利害為原則;與卑賤者談話,要以謙恭為原則;與勇敢的人談話,要以果敢為原則;與上進者談話,要以銳意進取為原則。

《鬼谷子》一書,從內容來看,主要涉及談判、遊說等內容,但是由於其中涉及大量的謀略問題,與軍事問題觸類旁通,所以也可稱為「兵書」。 《鬼谷子》一書歷來被人們稱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頗具特色,是亂世之學說,亂世之哲學。

讀書是人通向成功的最快捷徑,五本書值得一讀。
讀了《人性弱點》才知道,有些人就算看清了,照樣是你放不下的人。
讀了《墨菲定律》才知道,想放棄時,什麼都是理由,想期待時卻總是沒有結果。
讀了《鬼谷子》才知道,別用自己的一往情深綁架了別人,也廉價了自己。
讀了《羊皮卷》才知道,都這把年紀了沒有結果的事,真的要少幹了。
讀了《狼道》才知道,並不是所有的相識都能天長地久,也不是所有的友誼都能地老天荒。
五条人性名言
一、鬼谷子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和禽兽计较,赢了,你比禽兽还禽兽,输了,你连禽兽都不如,平手,你和禽兽没什么区别。

二、墨菲定律告诉我们:话要少说,事要多做,心里明白,嘴上不说。

三、人性的弱点告诉我们:放弃了,就不该后悔,失去了,就不该回忆,放下该放下的,退出那没结局的剧。

四、羊皮卷告诉我们:你求神,说明你相信神,神不帮你,说明神相信你。

五、狼道告诉我们:没用的东西,再便宜也不要买,不爱你的人,再寂寞也不要依赖。

神算鬼谷子的職場縱橫術
作者:林林

出版社:悅讀名品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09

目錄

第一章 捭闔之術——職場言談的重要法則
陰陽調和——遇強示弱遇弱示強 016
張弛有度——不被長處蒙蔽雙眼 021
靈活變通——縱橫職場適者生存 026
行事周密——不打沒有準備的仗 030
察言觀色——見機行事,不吃虧 034
第二章 反應之術——職場應對的思考方式
見機行事——職場生存保護傘 038
冷靜分析——職場裡適時認輸 042
換路思維——機遇無處不在 046
誘導之道——語言的「妙方」 050
第三章 內揵之術——職場關係的取寵之法
用晦如明——藏鋒入鞘不張揚 056
服從條件——下屬的「美德」 059
內揵有道——要升遷先要牽心 064
越權建議——吃力不討好的「苦果」 068
第四章 抵巇之術——職場處世的攢營之道
抵住誘惑——異性下屬的溫柔陷阱 074
防微杜漸——預見,是最好的防範 079
小洞不補——不找藉口為錯誤買單 084
注重小節——打好「情感」這張牌 087
第五章 飛鉗之術——職場運籌的用人之術
適時獎勵——塑膠大王的物質刺激 092
投其所好——說話從對方心裡開始 095
欲抑先揚——夾心餅的批評藝術 099
先褒後貶——批評也是一門藝術 104
第六章 忤合之術——職場相處的應變常規
無圈拖延——拒絕也要有方法 110
合群共事——不做職場獨行俠 114
意見相左——要迂迴不可直諫 118
忤合有道——自降身價偷學藝 124
以合求合——一山也能容二虎 131
第七章 揣之術——職場觀人的重要途徑
巧舌利劍——恭維是一門藝術 136
衡權量勢——菲萊邱知退穩進 141
揣情度意——職場的「心理學」 145
不懂揣測——布隆貝格的悲劇 149
洞察人心——弦外之音有人聽 154
第八章 摩之術——職場升遷的必備條件
借樹開花——尋找生命中的「貴人」 160
深藏不露——在「福」前不高調張狂 164
口舌利劍——「話不投機」招致禍端 169
討好老二——職場升遷要有門道 173
第九章 權之術——職場情勢的策略判斷
保持清醒——好心人未必有好心腸 178
鎮定自若——面對流言要謹言慎行 183
拿捏分寸——不要搬弄是非遭人棄 187
通達世故——三分出口,七分留心 190
因人施招——對付牆頭草有「妙招」 194
第十章 謀之術——職場成功的謀略計策
把握先機——真正的進步是比別人快一步 198
由少積多——細分目標,才能向夢想靠近 203
善假於物——要成功「一個好漢三個幫」 208
同情相親——兄弟一心,其利斷金 212
亂而惑之——主動示弱「欺」強敵 217
第十一章 決之術——職場發展要果敢決斷
著眼長遠——職場回頭覓香草 222
氣沉丹田——投資銀行穩賺錢 227
三思而決——職場決斷需謹慎 232
當仁不讓——該出手時就出手 236
速炒魷魚——解除害群的惡瘤 241
第十二章 符言之術——職場領導要以德服人
自我批評——領導者的「哲學」 246
相互協作——沃爾瑪的「上帝」 251
廣開言路——激勵下屬說真心話 256
真誠讚賞——管理需要「法寶」 263
知人善任——不拘一格任用人才 269
第十三章 本經陰符七術——職場品德要積極修養
英勇無畏——「職場英雄」艾柯卡 274
委婉轉圓——「意見」變「建議」 278
不謀其政——承攬責任要三思而行 283
展其所長——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 289
養志實意——經歷失敗的人更值錢 298

鬼谷子全書
作者:鬼谷子 , 司馬志

出版社:華志文化

出版日期:2012/12/05


目錄

第一篇 捭闔術
第一章 或陰或陽,或柔或剛
第二章 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
第三章 周密之貴微
第四章 捭闔者,道之化,說之變
第五章 捭闔之道,以陰陽試之
第二篇 反應術
第一章 事有反而得複者
第二章 因其言,聽其辭
第三章 欲張反斂,欲取反與
第四章 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
第三篇 內揵術
第一章 務隱度,務循順
第二章 方來應時,以合其謀
第三章 得其情,乃制其術
第四章 聖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萬物
第四篇 抵巇術
第一章 抵巇之理
第二章 秋毫之末,太山之本
第三章 可以治則抵而塞之,不可治則抵而得之
第四章 巇隙,察之以捭闔
第五篇 飛箝術
第一章 飛而箝之
第二章 鉤其所好,以箝求之
第三章 量智能、權材力、料氣勢
第四章 空往而實來
第六篇 忤合術
第一章 趨合倍反
第二章 先謀慮計定,後行忤合之術
第三章 自度材能知睿,量長短
第七篇 揣情術
第一章 往而極其欲,往而極其惡
第二章 以其見者,知其隱者
第三章 避所短,從所長
第四章 言必時其謀慮
第八篇 摩意術
第一章 摩者,揣之術
第二章 謀之於陰,成之於陽
第三章 聖人獨用
第四章 物歸類,摩之以其類
第九篇 權術
第一章 飾言,利辭
第二章 參調而應,利道而動
第三章 言有諱忌
第四章 從其所長,避其所短
第五章 辭貴奇
第六章 量權
第十篇 謀術
第一章 奇不知其所擁,始於古之所從
第二章 三才
第三章 計謀之用
第四章 聖人之道,在隱與匿
第十一篇 決術
第一章 若有利於善者,隱托於惡,則不受
第二章 微而施之
第十二篇 符言
第一章 主位
第二章 主明
第三章 主聽
第四章 主賞
第五章 主問
第六章 主因
第七章 主周
第八章 主恭
第九章 主名
第十三篇 本經陰符七篇
第一章 盛神法五龍
第二章 養志法靈龜
第三章 實意法螣蛇
第四章 分威法伏熊
第五章 散勢法鷙鳥
第六章 轉圓法猛獸
第七章 損兌法靈蓍

《鬼谷子》一書行文奇詭險僻,篇名立意即與眾不同,包括〈捭闔〉、〈反應〉、〈內揵〉、〈抵巇〉、〈飛箝〉、〈忤合〉、〈揣〉、〈摩〉、〈權〉、〈謀〉、〈決〉、〈符言〉、〈轉丸〉、〈胠亂〉十四篇。附錄還有〈本經陰符七術〉,取名「盛神法五龍」、「養志法靈龜」、「實意法螣蛇」、「分威法伏熊」、「散勢法鷙鳥」、「轉圓法猛獸」、「損兌法靈蓍」,最後結以〈持樞〉、〈中經〉二篇。有志事功者依此修習,可在人生劇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就不世之業。

相傳鬼谷子的弟子有龐涓、孫臏、蘇秦、張儀四人。

龐涓,活躍於戰國中期(前4世紀)之軍事家,魏國名將,孫龐鬥智故事的主角之一。龐涓曾因妒賢迫害同學孫臏,斬其足,黥其顏,使其逃至齊國 。前354年在桂陵之戰被孫臏俘虜,透過調停後釋放,前342年馬陵之戰敗於孫臏而陣亡。

孫臏,活躍於戰國中期(前4世紀)之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著有《孫臏兵法》。前354年在桂陵之戰俘虜龐涓,透過調停後釋放,前342年馬陵之戰打敗並殺死龐涓。

蘇秦,雒邑(今河南洛陽東)乘軒里人,戰國時期著名縱橫家,提倡合縱(聯合六國對付秦國)。

張儀,魏國安邑(今山西夏縣)人,戰國時期著名縱橫家。提倡連橫,(由秦國聯合其他諸侯國對抗其他諸侯國),多次破壞了蘇秦的合縱(聯合六國對付秦國),為秦惠王重用,後來亦就任秦國宰相,卒於魏國。《戰國縱橫家書》則記載張儀與當時提倡合縱的公孫衍對峙。

孫臏與龐涓的師傅是鬼谷子的說法來源於《東周列國志》和《孫龐鬥志演義》等歷史小說,正史沒有記載[來源請求];而張儀與蘇秦的師傅是鬼谷子的說法來根據《史記 卷六十九 蘇秦列傳 第九》及《史記 卷七十 張儀列傳 第十》記載。根據4名弟子活躍年代及死亡年份推算,鬼谷子的生活年代應大約為前4世紀。
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戰國縱橫家書》中所載,蘇秦死於公元前284年,張儀死於公元前310年,與張儀的連橫同時對峙的可能為公孫衍的合縱,而非蘇秦的合縱,蘇秦亦未用計入張儀於秦,這些都不同於《史記》與《資治通鑑》所言。

明代著名小說家馮夢龍所編著的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中這樣說道:「其人通天徹地,有幾家學問,人不能及。哪幾家學問?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佈陣行兵,鬼神不測;三曰遊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學,修真養性,服食導引,卻病延年,沖舉可俟。」所以,不僅縱橫家奉之為鼻祖,兵家崇尚其謀略,甚至連民間占卜相面之流、修鞋配眼鏡之輩,也都推其為自己的祖師爺,其影響不可謂不深遠。
而集其思想之大成的《鬼谷子》一書,更是價值獨特、色彩神奇,歷來享有「智慧之禁果,曠世之奇書」的美譽,是一部專門探討古代政治鬥爭權謀的智慧寶典,
集中代表了戰國時期縱橫家的理論精華,是此派流傳下來的唯一一部子書,澤被古今,享譽中外。

維基文庫介紹:
鬼谷子《反應》
反應:
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反以觀往,覆以驗來;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此。動靜虛實之理不合於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者,聖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反應:

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因其言,聽其辭。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出。
反應:

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觀其次。
反應:

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辭也。以無形求有聲。其釣語合事,得人實也。其猶張罝而取獸也。多張其會而同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釣人之網也。常持其網而驅之。
反應:

其不言無比,乃為之變。以象動之,以報其心、見其情,隨而牧之。
反應:

己反往,彼覆來,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襲之、反之、覆之,萬事不失其辭。聖人所誘愚智,事皆不疑。
反應:

故善反聽者,乃變鬼神以得其情。其變當也,而牧之審也。牧之不審,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審。變象比必有反辭以還聽之。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欲開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辭。同聲相呼,實理同歸。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聽真偽,知同異,得其情詐也。動作言默,與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見其式;皆以先定為之法則。以反求覆,觀其所託,故用此者。

反應:

己欲平靜以聽其辭,察其事、論萬物、別雌雄。雖非其事,見微知類。若探人而居其內,量其能,射其意也。符應不失,如螣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魚;其見形也,若光之與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鍼;如舌之取蟠骨。其與人也微,其見人也疾;如陰與陽,如陽與陰,如圓與方,如方與圓。未見形,圓以道之;既見形,方以事之。進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謂忘情失道。己審先定以牧人,策而無形容,莫見其門,是謂天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rvard 的頭像
    harvard

    Harvard的雲端百科工坊

    harv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